不管你在哪个行当,在草拟、审查、修改合同的时候,可曾看到或者亲自写下如下违约金条款:“如你方违约导致我方遭受损失的,你方须向我方支付违约金……” 如果你对这样的违约金条款看着眼熟,或者自己干过这种事儿,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将来对方一旦违约,你有可能一分钱都要不来!
普法:Why? 我们的格式合同一直就这样写的,都是法务大咖拟定的,有什么不对?!
因为你并不清楚违约金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为两类: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补偿性)违约金,你混淆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违约金,所以才作出了非你本意的约定,而且至今仍浑然不觉。这样,你将来就有可能陷于因举证不能而无法向对方索获违约金的尴尬境地。
惩罚性违约金,又称为固有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不论其是否给守约方造成损失及损失的大小,都应该依约向守约方支付的违约金。此种违约金是不以给守约方造成损失为前提(必要)条件的,即使守约方没有损失,违约方也得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守约方有损失的,违约方除了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就该违约金不能弥补的损失,给予守约方相应的赔偿。当然了,主张损失赔偿的守约方对自己的损失及数额负有举证的责任。
简单说,作为守约方,即使你没有损失,或者你无法证明自己有损失及损失的大小,如果你约定的是惩罚性违约金(如:约定“你方违约的,你方须向我方支付违约金……”把“损失”的字样去掉,懂不?),那么你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依约跟违约方索要违约金,只要你们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不是过高就可以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9条之规定,不要高于实际损失的1.3倍即可),即使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会判你赢。
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该条款规定的迟延履行违约金(或者叫逾期履行违约金)就是典型的惩罚性违约金。
赔偿性(补偿性)违约金,又称赔偿额预定性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在一方违约给守约方造成损失时,应依约向守约方支付的用来赔偿损失的违约金。此种违约金的支付以违约损害(给守约方造成损失)为前提(必要)条件,如果守约方没有损失,或者不能证明自己的损失及损失的大小,那么违约方就不用支付违约金,而且守约方在向违约方主张此种违约金时,应对自己的损失及损失数额负有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