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女人不想离婚,可以归纳为一个原因:
缺乏离婚力,即没有离婚的能力。
离婚力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精神上的独立
无论是难以放下一段感情,还是觉得婚姻在生命中如何重要,亦或是面对离异的社会压力等等,都是独立精神的表现。
我记得听过一次社会学教授的课,印象很深刻。
她说,我们如何去区分男人和女人?
一个是自然属性中的男人和女人,这是天生决定的。
一个是社会属性中的男人和女人,这是后天形成的。
男人和女人眼中的家,究竟是怎么样的?
她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
女人画的家,只有一套房子和花园,占了整幅画的全部。在女人的眼里,家就是她生命中的全部,家只有一个。
男人画的家,是一整座城市,家只是城市中的一个红点,画中有工作单位,有医院,有政府大楼,有道路,有铁路,有车站,有机场......在男人的眼里,四海为家,家可以有很多个。
这就是精神层面上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如果把家当做生命中的全部,那么离婚就意味着死亡,又怎么敢离婚呢?
而现代精神独立的女性,同样只会把婚姻当做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没有了这个家,还有很多容身之所,她的社会价值可以在别地方发光发亮。
女人,若能做到如此,又何惧离婚呢?
第二个层面:经济上的独立
经济上不独立的女人,不仅很难有精神上的独立,而且离婚后缺乏维持高质量生活和抚养孩子的能力。
上面的案例是最极端的,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她不仅是离不起婚,而且还不敢送老公去坐牢。一旦老公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个家就完蛋了,三个小孩也要跟她一起露宿街头。
离婚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在我们国家,是没有赡养费的。离婚后,男人不需要赡养女人。一切得靠女人自己的争取,自己养活自己。
缺乏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在离婚中要索取的财产,往往比经济独立的女人要多得多。
正因为她没有能力,所以对未来充满恐惧。离婚后,即使让她去打工,一个月3000元,一年才4万,十年40万。但在离婚中,多分5%的财产,就不止40万了。
正因为这种恐惧,让她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把后半生的生活都解决了。
经济不独立的女人,也很难请得起好的律师帮她打官司。
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越是没钱,越不敢离婚,越舍不得花钱,越难以遇到真正能帮她的律师。离婚自然就变得难上加难。相反,在经济独立的女人眼里,很多时候财产大概分割清楚就行了,她们更容易把自由和人格放在第一顺位。
想让她们为了钱而苟且地过下去,那是生不如死。
第三个层面:寻找下一任的自信
离婚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离了婚,还能找到更好的幸福吗?
也因为这个问题,亲朋好友都来相劝,你30多岁的女人,离了婚,又带着个孩子,以后谁会要你啊?30多岁离了婚,就得找个40、50岁的男人,有什么用?
说白了,如果觉得自己将来没人要,自然她的离婚力会差了很多。
在这一点上,很多女人都低估了自己的魅力。
第四个层面:是否有钱请律师
离婚是有它的游戏规则的,律师自然是最核心的角色。
你很难想象,一个连律师都请不起的女人,敢于参与一场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