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七年之痒”是真的吗?

最高法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七年之痒”是真的吗?

2018-04-08    09'31''

主播: 法妞问答

4 0

介绍: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一份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离婚纠纷年度一审审结案件量基本持平。2017年较之2016年略有上升,为140余万件。 电影《失恋33天》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在不少年轻人不想结婚的当下,离婚率反而越来越高。那么,在上百万件的离婚纠纷案件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女性敢说“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73.40%的案件原告的性别为女性。 60年代前,很多女性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婚姻宛如一种契约,无论如何,我必须恪尽职守。”甚至“离婚是件丑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在逐渐转变。 其实,早在十年前,女性提出离婚的比率就比较高了。 2008年全国共有1049.9万对夫妻结婚,而离婚的夫妻则有226.9万对。每5对佳侣新婚燕尔之时,就有一对夫妻分道扬镳。从民政部门与法院了解到的信息则表明,在所有离婚案件与诉讼中,女性提出离婚的比率高达70%至80%。 ——国家民政部 这一结果,颠覆了人们之前对于在传统婚姻中女性逆来顺受的观念。面对不和谐的婚姻,中国女性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家庭生活中,女性不一定需要依附于男性。 女性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女性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尊重内心感受,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不委屈、不将就。另一方面,也是女性的经济收入提高的体现。经济是基础,女性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家庭地位也就相应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尤其是白领阶层,女性的收入基本与男性持平,甚至还高于男性,这是女性追求高质量的婚姻或面临不幸婚姻时勇于说‘NO’的主要原因。 “夫妻双方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变化,当一方的变化速度快于另一方时,夫妻双方的思想与物质等不再同步,婚姻就会出现裂痕。而女性比较敏感,更容易意识到这一裂痕,于是更容易提出离婚。”对离婚的恐惧心理消除之后,她们更难以忍受糟糕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