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打电话、发短信侮辱、恐吓他人,如何认定和处理?

频繁打电话、发短信侮辱、恐吓他人,如何认定和处理?

2018-04-25    06'09''

主播: 法妞问答

37 0

介绍:
现实生活中,多次打骚扰电话或发送骚扰短信侮辱、恐吓他人,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法律将如何规制和处理?果儿针对该话题整理了相关法律、案例和观点。 司法观点 1、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行为的认定 “淫秽信息”,是指具体描写或具体表现性行为的信息。 “侮辱信息”,是指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信息。 “恐吓信息”,是指使被害人对人身安全产生担忧和焦虑,产生足以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生理心理压力的信息 2、发送信息干扰他人生活行为及其特征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本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行为人通过信件、电话、手机、网络等途径实施了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的行为。这里的“淫秽”信息,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信息;“侮辱”信息,是指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信息;“恐吓”信息,是指威胁或要挟他人,使他人精神受到恐慌的信息;“其他信息”既包括违法信息,如虚假公告、虚假中奖、倒卖违禁品等违法信息,也包括合法信息,如商品、服务广告等;“多次”一般是指3次以上。 第二,行为人发送的信息必须是已经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即行为人发送的信息足以使他人由于收到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通常表现为:行为人反复、经常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或其行为遭到斥责、拒绝后仍然不停地发送,或者在夜间他人入睡以后发送等情形。 3、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的行为特征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信件、电话、手机和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但是,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利用先进的通信工具,发送一些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对这种行为应当予以严厉地打击。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是指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途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