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假币“买菜”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持假币“买菜”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2019-01-21    05'42''

主播: 法妞问答

282 1

介绍:
有位卖菜老人,卖五块钱的菜,收了一百块钱的假币。“买菜的人”假借买菜之名,把自己的假币换成了真币,可是却坑了卖菜老人。 老人的菜才值5元钱,买菜人却掏出百元大钞,朴实善良的老人没有多想、没有拒绝,而是找给他95元真币。可想而知,老人不仅赔了菜,还赔了这95元钱! 那么骗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知识呢? 一、骗子的行为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他有可能要被处以行政处罚,也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就看他具体是制造假币变造假币,还是贩卖假币,非法持有假币?以及他违法犯罪所涉及的假币的数量。 (一)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国家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 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二)假币的违法形态 假币制造者的目的是非法获取以假乱真的“货币”,以牟取非法利益。具体的是以下两种行为 1.伪造货币 它是非法制造假币的方法之一。 即仿照真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质地等特征非法制造假币,冒充真币。 2.变造货币 它也是非法制造假币的方法之一。 即对真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值的行为。 譬如把小面额变造成大面额、把一张变造成两张,以这样的方法使票面金额大幅增加,从而达到变造货币的目的。 二、骗子的法律责任 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等行为,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的,最低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最高法定刑为死刑,可能并处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就要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最高可能被处死刑。 如何确定购买、出售、运输假币的数额? 出售、购买假币或者明知是假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可能最高处无期徒刑,并处五十万元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重处罚金融机构人员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加重处理。总面额在四千元就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