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游记之一:南关门长城墙烽燧游散记
作者:海珍珠
周五同事相邀,我五秒内做出了周六一日游的决定。晚上回到家,心里装不住事儿的我半夜无眠。
第二天晨6:30,准时集合出发。“王导”,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微胖女孩儿,一上车,她就给我们全车人约法三章,接着把当天的行程、注意事项等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让我和同行朋友顿时产生了好感。路上只有一个服务区,它距离武宿高速路口25分钟的车程。有经验的王导,选择在这里停留十分钟,让我们解决一下“泉水叮咚”之急,并告诉我们此后一路至娘子关再无停靠的机会,建议大家加点儿热水以备不时之需。方便过后,“王导”便给我们讲起了景区的传说,并顺带着向我们推荐起了一些自费项目。王姑娘很有语言天赋,虽是在向我们推广旅游产品,却一点儿也不让我们感到讨厌。这就是“行销艺术”吧?
我们的目的地,是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它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道,长城的著名关隘,现存关城为明朝所建。得此关名的缘由,据传是平阳公主曾率清一色的娘子军在此守卫。
下了大巴车后,经“王导”引见,我们转由红衣美女地陪导游领队,拟由南城关门(即为内城门)登临古长城。此关门上为城楼,名曰“宿将楼”,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处。下为石灰岩砌券,复檐悬着“天下第九关”的匾额,此“九”并非排序,乃取“九五至尊”的意思,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这些都在彰显着此关显赫的地位。整座关城坚固厚实,青石筑砌,危楼高耸,气势恢宏!
抬眼望城关,关门前是至少三十五度角以上的沿山体而上的大斜上坡,坡道左侧有一尺多高的石桩间隔延伸,坡道右侧则是依托着陡岩而顺势成界。在大小不一的极其光滑油亮的鹅卵青石铺就、凹凸不平、坎坷崎岖的坡路上,三五成群的人们举着各式洋伞,戴着各种遮阳帽,小心翼翼地往上行进着。距门楼约十几米的距离处,右侧方有一块长方梯形巨石,竖向书写着朱红色的“娘子关”三个大字,蛇行至此的人们大多都在此驻足,或嗔或痴或娇或狂,摆弄着各种角度的不可思议的造型留影存图!仔细端详,难怪呢,此处为拍到城关楼的绝佳位置。我在此佳位存像留影后,一大队人马硬是挤着抢拍,使我的同伴遗憾地离开了此地,直到下山也未能达成在此留念的心愿。
我们进入南城门后,我俩穿门洞向前行进了近百米的青石铺地的原汁原味的古车马道。上得南关城楼后因时间关系,我俩蜻蜓点水式的匆匆兜转,在整饰半新的南关城楼上环游一圈,叩拜了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平阳公主像后,便在红衣导游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四十五度陡的石坡古道之处。这是南门城关之上唯一通向长城城墙的隘口,它的梯式石阶很难攀爬,大多数的人都需手脚并用才能顺利上行。为安全起见,一边矮墙边拦着铁制围杆,另一侧则为战争的需要,建筑着有垛口的处女墙!为了壮我军神威,也是为了装饰设计,隔几个垛口还会插有飒飒作响的彩旗,迎着朝阳很是威风。好在这陡升的阶梯并不是很长的路段,我们终于艰难的爬上了关隘的城墙之上。上得城墙之后峰回路转,虽然还是依山而上的,但似我这般腿上功夫很一般的攀爬菜鸟,走在这城墙上也都很不算个事儿了。这段城墙是顺应着山势而建的,右墙有一人多高,且墙上的垛口等距排列整齐有序,为利于战士们隐身探看墙外的敌情,垛口上的砖砌成了45度角形状,打磨的光滑圆润。离地面半米处隔段距离偶有凸形孔状的,推测可能是带有观察性能的枪孔,而在墙角位置处为排泻雨水方便,隔几米则建有拳头大小的孔眼。左方为己方,只有约一米高的女儿墙,城墙内是青砖平砌而成的路面,内墙地面约有两米的宽度,军爷们在城墙上骑马、步行双向通行、甚至有辎车单向通行均不成问题。城墙行道蜿蜒曲折而悠长,青砖面上虽因行走的人员众多而被磨得略有不平,但显然可以看出来地砖是重新铺就的。隔二百余米便会建筑一座烽火台,乃约三十平米见方的有上旋砖梯的岗楼,梯柱外有一米多宽的空地围着砖梯外延,利于士兵梯下等候并可避雨防晒、躲风避寒!台楼次顶的四周有平台,周围也是有小垛口的城墙,有点像一座单间独栋小别墅的顶楼,而要样儿的主人在房四周建筑了大大的带边墙露台花园。它利于将士们登高远眺、多方探看瞭望,战时可以做为临时指挥部,紧急状态下亦可用来传达讯息点燃烽火之用。长城依绵山起伏跌宕,巍峨险峻,从垛口处外观,长城下是悬崖绝壁,向上攀爬几乎是难以实现的梦想。此段长城东临河北,西傍山西,峰峦叠嶂,郁郁葱葱,古关名隘的独特风光和秀美山川的优美景色尽入眼帘。但遗憾的是,由于近正午时分光线太过充足,我们并没有留下几张可心的照片。特别是在临近烽火台的最佳摄影位置,更是逆着光不能拍照留念。这段长城全长据说约为六百五十米,在快到尽头的左方突出一块大平台,上建有烈士纪念碑;往前走不足百米则到达终点,烽火台边便和陡峭的山体融为一体,在那冷兵器时代及鸟枪火炮的兵器技术匮缺的时候,作为战场主力阵容的战马巳经无法翻越,一切都已ok了。
关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问题是长城这么矮,遇到个武艺略显高强的奸细,从己方攀爬上去不在话下,来它枚带有麻醉作用的迷魂烟雾弾,把将士们都整迷糊了,它究竟能拦截到谁们呢?实际上,长城除军事防御功能外,另一个主功能是防止商人们自由流动。彼时的军爷们大砍刀一背,大洋马一跨,在寻常的日子里关城墙上巡逻放哨,便可挡住老百姓们明目张胆的走私,对敌方垄断贸易通道、便于随时对敌进行经济制裁,使心有贪欲之人无漏洞可钻。这在当时冷兵器为主打武器的历史条件下,完成此项任务还是轻松有余的。这个类似于新加坡扼住了马六甲海峡的通道,才能成为今天富足的新加坡,赚钱赚到手抽筋!哈哈,完美!
根据路牌指示,为疏散安全起见,回程我们从烈士纪念碑旁左转过来,从城墙旁的并行坡道上往回折返,道路中间还有个可以骑马的地方,坡道近旁是绿草茵茵、山花遍地的郊野,远望是翠色葱郁的林木、丰润饱满、硕果累累的梯田,收获着的农人们让人心生幸福的踏实感觉,一派祥和景象,仿佛陶公的桃花岛就在此处一般。但您要是位胆小之人且又往右下方搜看,不安全感反而更加严重--广阔的斜坡地带树高草密貌似齐整,仔细往下看便是沟壑幽深,山峦连绵起伏。边墙上的哨兵只要尽心值勤,手无寸铁的百姓从己方山下登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贴心小建议:若是雨、雪天行走,危险随处可能发生,回程时最好不要从此路返回,平日里行动不利的老人、喜爱跑跳的孩子们也最好不要前往!)
好在大家往下走时多数只顾着观景了,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爱美的女士们大多都在寻觅着不同色系的牵牛花,制成各种各样的花帽戴在头上,摆扭着不同的姿势与远山同框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以慰籍自己那颗在长城之上没能肆意留影而受到伤害的小心脏。天生的外交丽人们还互相交流着经验,探讨着花帽的最佳编织方法,并不介意对方是否采纳意见,也不管双方是否相识。当然此地也不止是仅有牵牛花呢,七彩的山花烂漫,茂密的绿草如茵,各类矮小的杂树随风摇曳、常青的松树傲娇地挺直腰杆,许多不便编织成环的花卉美得让我们不忍移目,却只能是尽饱着当下的眼福。
走着、玩着、拍着,不经意间到达了坡道起步的尽头,转入了一个古村落,这便是城关内古老的民宅。街道仍保有前世今生的原貌,古槐们知趣地站在青石板的路边,枣儿们红着脸躲避在各种民居、宅院内,关城内的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探出头来招唤着我们去探访,但因时间关系我俩果断地掐掉了此念头。听闻着做足了攻略的游客们率性的议论,得知了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的后裔,我的眼前竟然透过岁月的缝隙,浮现出了木制车轱辘的水车上套着的小毛驴儿,噗噗的喷着响鼻,哒哒地敲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深处,一位穿着古代特有的代表公吏的、胸前胸后都有补花的淡青色长襟衫的“车户”,把长长的辫子顺式盘到头上,慈爱地在给驴子挠痒痒,另一位眯缝着眼睛的“车户”,则随手把车箱上放着的一小袋草料掏出来一把,把手伸到了驴儿的眼前……
温柔同伴的软语闲唠,让我惊回到现如今的时空隧道里。现实中的2018年9月22日近正午时分,朴实无华的村民们都静悄悄地关门闭户,好像时间被凝滞了一般,游客们也都识趣的轻声细语,并无想象中景区内喧闹拥挤的人潮。时光荏苒岁月在静静流淌着,只有那房前屋后的折叠桌上随处可见摆放的“上水石”、各种小清新风格的小物件,让我俩的四只眼睛紧着忙活都不够用啦,才猛然惊觉自己是身处在关城的景点之内。叮铃铃,是导游在招唤。没觉着咋的,一眨眼便白驹过隙,已经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最注重时间观念的两个女教师,竟然成了迟到者,让整整一车的旅伴们等侯了小半节课的时间。回头望着气宇轩昂的娘子关,心里默默地道别:今天很开心呢,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的小遗憾。给景点产品设计师们提点儿中肯的建议吧,此处给游客所预留的游玩时间太短啦,能不能给这个城关脚下的古村落留点时间?让我们慢点儿,再慢一点儿,与古城遗址再多一点儿交流,让滴哒的时光倒流回到有“军爷”们敞怀畅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