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读文录音20210604

群里读文录音20210604

2021-06-04    60'01''

主播: 🎶心兮若云

253 3

介绍:
[玫瑰][咖啡]诵读练习: 时光老了,我们也将随着时光一同老去,但大山深处,千年的古栌又开花了。老树的光影里沉淀着平和与安宁,似曾经走过的日子;那些被阳光拉长的树影,那些繁茂葱笼的绒花,也都是曾经的努力与付出。世间万物,都在锣鼓喧嚣后归于心如止水般的宁静。那块老古栌下的大青石,那片片被风吹落越飞越远的栌花,还有这一张张光感强烈的照片,都被染上了蓬勃的生命的颜色。虽说镜里朱颜手中沙漏,在反反覆覆地转动中终会变了模样,但只要阳光还在,即便岁月斑驳,这些傲然挺立的古栌仍会在尘世的光阴里年年开出最温馨的花朵。 [玫瑰][咖啡]美文赏读: 雪小禅:《琉璃》(1) 琉璃,这两个字真美得凌寒奇峭。呈现出一种透明的质感。读上去,就有铺天盖地的清凉意。 我的来生,可得菩提么?记得在厦门南普陀寺,是十月,桂开了,散发着浓郁的香。而那棵千年菩提,落了许多黑黑的菩提籽,如一粒粒凋零的心一般,甚是让人觉得心碎。那些秋桂,那些芬芳的小花,就在南普陀寺里争相的开着,而我长跪不起,只求佛一件事,请它答应我…… 那时,我的心思是一抹琉璃色吧。清洌洌着。别有一种透明的情怀,一点点私语,说给佛听——前世,我必是你腕下错过的一朵,所以,今生,我长跪求你,以琉璃的心情——我见过那美到有些心碎的琉璃,在杨惠珊的琉璃工坊里,一个叫《大愿》的琉璃,是一个婴孩儿,却有着佛的光辉,安静的躺着,面带微笑,那静谧的微笑,一下子让我臣服了。 真干净呀。 这才明白,琉璃,之所以如此吸我引我,完全是因为自身本质——干净,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简到极至的东西才是最美!琉璃,细腻,精致,素朴,干净,唯美,不,不粗粝,也不家常,它的温润,带着凉意。 人,只有少时或老到不能再老才有琉璃的品相吧?少时,不知西风独自凉,爱上层楼,连轻愁都有夺目的晶莹,而老了,沉淀出岁月的渣泽,只留这素朴的心,泛出光阴里的一把旧日红,那红是透明的,也晶莹起来了。 琉璃,它不语,但是一吐字,便是舌璨莲花;琉璃,它沉静,即使端坐一隅,幽情动早,亦有那样素素的光辉——它的光辉是暗的,低的,可是,却又如此沉静得让人动心;我不求来生是琉璃,我但愿今生,能是一块素朴的琉璃,在家常世俗的日子里,散发着一点诗意和素朴的小光芒——如我在桂下,掐了一把小黄花,偷偷夹在诗书里,那诗书,经年来还散发着暗香,那种纸墨与桂的交缠,是琉璃一样的光芒,只有自已知道有多喜悦,有多喜欢,有多可心可意呀! [玫瑰][咖啡]美文赏读: 雪小禅:《琉璃》(2) “唯愿来生是琉璃,握在你的手心,即使碎了,我也心甘,”月华如水的夜晚,想到这样的句子,于是燃一炉薄荷精油,袅袅氲氤中的,呆在阳台上的红沙发上,什么也不读,黑着灯,一任月光照在身上,静如琉璃……这是生活赠阅我的一本厚书,我展开时,看到自己莽撞而狂妄的少年,看到鲜衣怒马的那些旧光阴……都过去了,岁月如刀,一刀刀削减了许多鎏金繁华,我喜爱这素白白的日子,靠近了琉璃的品质,干净,清澈,风吹浮世终无言,琉璃人生,从来充满了空寂之美——不,我不嫌孤单,不,我不嫌独自眠餐独自行,我只要这世间一点点温暖,用来搭救我渴望干净似琉璃的心。 琉璃,居然一点邪气也没有。 似婴儿面,粉嫩到让人不忍看。我每每手持琉璃,都觉得如果它是成人,就是那终身遇不到爱人的绝色女子,一辈子一个人,洁身自好,内敛而张力十足,因为太过完美,所以,近不得身。 读《今生相随》,杨惠珊和张毅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两个人,华丽转身。从大导演大明星到穿了工服制造琉璃的两个人,相爱痴缠多少年,把自己的爱情修炼到琉璃——“良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是李商隐《碧城》中的句子,用在他们的身上如此贴切。 原来,把爱情修成琉璃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两个人同修炼这苍茫人生——其实我们要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是一份亮烈无悔的承担。天地浩然,只要有他,但觉得无所惧了,而修成琉璃一样的爱情,不过是一个真正懂得我们并肯和我们今生相随的人。在苍绿岁月里,和那个人偎依、取暖——在冬天的第一场雪飘来的时候,能安静的坐在一起,听到雪落在屋顶上,清脆而绵长。谁会忘记那落雪的声音呢?其实,到此时,早已经爱似琉璃了,能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听雪超尘,看那一场没有预料的雪漫天飞舞,心里想的只有他,只有她!不是爱似琉璃,还是什么呢? 愿我今生,是琉璃吧!素朴安然干净,白雪纷飞因何起,全凭真心在玉壶。这样一想,心里如此温暖清澈,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场晚雪,眼泪居然快要逼仄出来了,那眼泪,如果落到心里,是不是,也似这清凉透明干净的琉璃呢?是不是呢? 20210604“雲之梦”晚间荐读文字: 第一眼看见贝子庙的时候,我以为是在梦里。 那一天,我在草原上迷了路,天黑的时候,我依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草原的夜很黑,很长很长的路上看不见一丝亮光。驱车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仿佛走在尘间与尘外的边缘。 我本是寻梦之人,我并不知道梦的距离与我的远近,但我喜欢体验生命行走在路途之中的感觉。当我以为这一夜,再也走不出这茫茫草原的时候,我看见了贝子庙的灯光。那些微弱的灯光在草原漆黑的夜里,显得那么温暖,那么充满希望。 贝子庙在额尔敦duì敖[áo]包山的南坡,暗黄色的霓虹灯在很遥远的地方,就已经将整个广场、殿堂、和庙宇,以及通往山顶的石阶勾勒出来。我沿着灯光行走,像是走着心路必须行进的旅程。 我无法形容贝子庙在这个时候的神圣与庄严,只是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心在瞬间沉静了下来。夜是圣洁的使者,她洗去了所有的尘埃与繁华,让心与周围的世界,在此刻变的宁静而深远。 我像一个虔诚的朝拜者,沿着贝子庙的灯光一步步走来。肃静的夜让古老的庙宇有了几许沧桑,几许神秘。草原的风吹动着蒙古包前旗杆上的经幡,和殿堂檐[yán]角的铜铃,让心在宁静的同时又有了些许的彷徨。 月离我很近,月光倾泻在身上,像佛的手轻轻地抚摸过我,我的心仿佛在一瞬间蜕tuì]掉了所有岁月的疼痛,没有什么可以让生命在这样宁静的夜里拒绝接受禅意的洗涤。原来,压在心头的并不是无法忘却的疼痛,而是无法超越的那些俗尘过往。 ——摘自碑林路人《贝子庙》(1)20210603“雲之梦”午间荐读文字: 历史, 是人类集团生命的活动行程。 没有人能够自外于这一条来自太古的滚滚长河。 但对当下而言, 历史毕竟是属于过去的,所以,我们尽可以去开创未来、缔造未来, 却不能无视、扭曲、甚至篡改过去, 因为历史无论是对的、错的、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 真诚面对历史, 当有助我们敞开心胸以更宽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 在德国南部离慕尼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名叫“达浩”的集中营遗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囚禁过二十万犹太人和战俘的牢房。今天,德国政府还原原本本的保留它当初的“风貌”,包括恶名昭彰的毒气室和鬼影憧憧的焚尸厂。在静态展览室,这里张挂着许许多当时集中营里生活情形的第一手画面资料,同时播映1945年当一群形容枯槁的生灵活着走出牢狱时的真实纪录影片。德国政府不讳家丑外扬这么做,表示日耳曼这个民族有勇气面对历史、面对错误,并为上代人的过失承担责任。 旅美历史学者游芳悯前些年说:“德国对于被残害的犹太人遗属,每月发给每人津贴大概950元美金。受残害的犹太人家庭大概人数有17万之多,到公元2000年时就超过将近1000亿美金了。但是,德国人晓得自己的错误,认为应该并愿意付出这些战争的代价。因此,走出战后的废墟,德国人很快便恢复了生命力,并在短短的十几年之间跻身于西方经济强国之林。今天,他们有能力付出一千亿美元的补偿金,一方面固然显示日耳曼这个民族的生气与活力,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成熟。 ” 同一个时期,在亚洲的中日之战比欧战早了两年,这一场人类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前后拼缠达八年之久。其战区之辽阔,伤亡之众多,绝不下于当时的任何战役,但在西方主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中国部分却简陋得可以。战后,中国内部发生分裂,于是对于整个战争过程与功过的描述便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显然,中共夸大了他们对整个战争的影响力,而***的官方文件也刻意淡化了一些重要情节。至于早在1931年就发动攻击攫取东北三省的日本政府更从头到尾矢口否认这是一场侵略战争。夸大、隐瞒和扭曲,模糊了一场神圣的民族求存的战争真相,这对丧生于这一场战争上的三千五百万生灵是严重错误的,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付出了代价,当初他们不仅仅是要自己的子子孙孙能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长进、有尊严。 ——摘自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