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读文20231226

群里读文20231226

2023-12-26    43'29''

主播: 🎶心兮若云

237 1

介绍:
中文之美》 作者: 佚名 当你真正爱上朗诵,当你真正深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你一定会感觉到中文是歌,中文是诗,中文是魂,中文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文是我们的根,中文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爱,中文,博大精深,光彩绝伦。 如果你不懂中文,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山可以叫翠微,海可以叫沧渊,云是仙凝,风是扶摇,太阳叫扶光,月亮叫望舒。如果你不懂中文,你可能不会想象,断肠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天涯到底有多远?如果你不懂中文,你也体会不到,有一种愁叫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一种喜叫漫卷诗书喜欲狂。有一种悲叫十年生死两茫茫。如果你不懂中文,你可能体会不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谊,你也想象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究竟是怎样的美轮美奂。 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懂中文,这世上再没有第二种语言,像中文这样变幻出如此多的美丽,蕴藏着如此深的情愫。中文之美,美得无与伦比,中文之美,美得无法形容。中文看上去,赏心悦目,读出来,朗朗上口,吟起来,心领神会,诵出来,神采飞扬。20231226“雲之梦”晚间荐读文字: 读书,不要想着实用,更不要有功利心。读书,只为了自身的修养。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知己,邂逅一个善美之人。有时心生敬意,有时怦然心动。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你们在时光深处倾心相遇的一瞬间,情投意合,心旷神怡。 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人生也显得清明而透彻。 平日里读书,最喜欢的几本,大都来自古老雅洁的文字,来自源远流长的汉语。它们几乎与现实的浮华和喧嚣,永远隔着深深的沟壑。好书如佳茗,令人舍不得放手的,就是这样的好书。如《红楼梦》《幽梦影》《小窗幽记》……我依靠它们得到灵魂的安然。 恍然明白,读书的目的,原来只为了和好东西倾心相见,如:好事,好人,好物,好情。 有的书借出去了,还回来的时候,整洁依旧,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包了洁白的书衣,仿佛花容月貌的女子,穿一件洁白的纱裙,内心一瞬间洁净喜悦起来,让我对还书的人起了珍重之意。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女子,她纯净,博学,懂得文字的美好。在浮躁喧嚣的尘世间,能遇见这样一位爱书的女子,也是很幸运的事情。 其实借书,还书,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情。 ——摘自李娟《舍不得的旧光阴》(2)[玫瑰][咖啡]现代诗歌赏读: 《距 离》 作者:阎志 有时候,不,是偶尔,不经意间 我还是会想起你 譬如在下雪天 当雪花覆盖大地我会想起你 你在雪地上嫣然一笑 譬如在读到的文字中有你的姓或者你的名 碰上两个字中任何一个字 我会想起你 想起我曾轻声呼唤过你 还有 在一驰而过的车流中 我会想起你如果没有汽车和匆忙的交错 你还在原地等着我 还有 在故乡的山冈上 在大多数宁静的深夜 我会想起你,很容易就想起你 有一段日子我很害怕时间 因为时间容易让人遗忘 现在我不再害怕了 因为我知道有时候,不,是偶尔 不经意间我总会想起你 真的 我感谢 感谢你让我还会想起 感谢让我不经意间想起这些美好的事物 譬如:你 20231226“雲之梦”午间荐读文字: 关于觐见礼仪的争论发生后,马嘎尔尼提交了一份书面答复。他提议,让一位身份与自己相当的朝廷大臣,在自己的北京寓所中,向英王乔治三世的画像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样,他本人就可以在皇帝御座前,行同样的礼仪。 乾隆皇帝觉得,这简直是不可理喻。在他的心目中,马嘎尔尼本身只是贡使。即便是贡使所代表的小国国王,相比天朝的大臣,地位也是更低的。就此可见,英使是一群无知的外国人,不值得特别优待。 皇帝的气恼引发了群臣的焦虑。有人建议,在皇帝御座后挂一幅英王画像,或许是双方都可以下台阶的方式。那样的话,英使便是对着英王的画像下跪,就好像中国人对着皇帝的画像叩头一样。这既维护了英使的面子,又保全了天朝的权威。听起来有些荒唐,但乾隆打算,不计较了。 当乔人杰把这个方案转告给马嘎尔尼时,却被拒绝了。因为马嘎尔尼从不向英王叩头,不要说九次,一次都不会。他甚至不会双膝跪地,除了上帝,对任何人他都不会这样做。这个回答让大臣们困惑了,那英国人觐见国王时怎样行礼呢?马嘎尔尼回答说:单腿跪地,吻国王的手。既然这是他对自己国王的最高礼仪,那觐见时就用这个礼仪可以吗?乾隆皇帝内心震怒,但他竟然同意了,只是要取消吻手这个奇怪的行为。 或许是地方官员过分热情的接待,才让英国人变得越来越傲慢,提出越来越多令人反感的要求,必须有人为此付出代价。第二天,徵瑞就接到了降职处分的决定。总算有了突破,可是,这有意义吗?过去这些天,所有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礼物和礼仪上,希望洽谈的通商要求却一点推进都没有。 ——摘自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第八集.觐见》解说词(9)20231226“雲之梦”早间荐读文字: 没有雪,似乎就不是冬天。南方的冬天,除了山区,一般城市里是不见雪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有的人去过人造的冰窟,大夏天的,一张门票几十块钱。那叫雪吗?混杂着煤灰一样的杂质,了无生机。看的人太多了,踩的人太多了,雪就没了形状,没了精髓。逗人玩呢。 看雪还是要去北方。进入冬天,雪就成了北方唯一的风景。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上苍茫一片,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尤其是在林区,倘若大雪遮天蔽日地下上几天几夜,清早忽然起来,顺着窗户霜花的缝隙,猛地发现雪停了,世间万般寂静,无声无息。连鸟叫都没有-﹣那么冷的天,鸟如何抵挡得了? 若是孩子,心里就乐了。孩子们要结伴去上学;他们穿得像熊似的出门,路上的雪太厚,厚度和他们的个子几乎一般高,一不小心,掉进雪里,却没什么恐惧。孩子,都希望自己满头满脸都是雪,跟白胡子老人似的。当然,一般都小心翼翼,手牵着手,顺着树根走,无风,说不上有阳光,天却是晴的,抬头望去,干枯的枝头都挂着雪,像棉花糖,孩子们的小拳头捶在树干上。雪受到惊吓,都纷纷扬扬地落了,如柳絮飘飞。孩子们笑着,松开了小手,手舞足蹈,声音惊着了寂静的林区,树上的雪都矜持不住,更洋洋洒洒。 与南方不同,北方的冬天总归是有雪的,尤其是农村,外面大雪飘飘,如梦如痴,城里的亲戚回到乡下,和爹妈兄弟姐妹们坐在热炕头上,孩子们则见缝插针地躺了坐了。旺火上煮上热茶,烧上烈酒,炖上一大锅猪或羊排骨﹣其他调料都不要,有点盐就够。一大口烈酒下肚,胃都滚了;不喝酒的喝茶,东北人唠嗑,西北人喧话 都一个意思,再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门开时捎进的雪花﹣﹣感情,好极了。 ——摘自许峰《北方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