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理学文化《第三讲》

周敦颐理学文化《第三讲》

2017-11-26    13'49''

主播: 周敦颐理学(童学馆)

66 0

介绍:
周敦颐在故里《周敦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一共生活了十五年。这十五年,周敦颐由儿少时期开始进入青年时期,由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到粗知经史,并为以后在理学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五年的成长历程中,周敦颐在故里留下了诸多传奇故事,其中尤其为人们所称道的传奇故事有三个:   第一个传奇故事,命名五星堆。   天禧五年(1021)重阳节,周辅成同几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阳。当时秋高气爽,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黄。特别是村前的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起个名,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名最为合适。这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敦颐,看到大人们沉思的样子,就脱口而出,说这五个土墩就像五颗星星。那东边的叫木星,南边的叫火星,西边的叫水星,北边的叫金星,中间的叫土星,合在一起,干脆就叫做“五星堆”。大人们听了,都觉得小敦颐讲得有道理,于是就将这五个土墩正式命名为“五星堆”,并作为楼田保的一景。   第二个传奇故事,少年立志。   周敦颐从小聪明好学,勤于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喜欢寻根究底,不搞明白决不罢休。他会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什么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东起西落,月亮为什么有盈亏圆缺,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地上的万事万物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于周敦颐提出的这些问题,周辅成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所知给予解答。当然,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周辅成是没有办法回答清楚的。一方面,受周辅成的知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而周辅成也非常喜欢周敦颐的这一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儿子的进步,周辅成心里感到很欣慰。为了弄清周敦颐的人生志趣,周辅成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观察。一次,周辅成在同周敦颐的交谈中,周辅成要儿子谈谈将来的志向。周敦颐说,自己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而是想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再吸收各家学说之精华,将儒家学说推进一步,以便正人心,辟邪说。周敦颐的回答,在周辅成的心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周敦颐说自己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这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当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全国上下、官场内外,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尚。而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周敦颐说不想做官,确实有违常理。特别是要把孔孟学说推进一步,以便正人心,辟邪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非圣即贤。对此,周辅成在内心既非常震惊,又暗暗欣喜。震惊的是,儿子的志向实在太过于高远了,要实现这样高远的志向,谈何容易!欣喜的是,儿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将来决非泛泛之辈。   第三个传奇故事,月岩悟道。   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岩洞内周围削壁千仞,白石璀莹。这个巨大的岩洞,还有东西两座洞门。最为奇特神秘的是,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残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皓月”,成为“望月”。继续往前走,这轮“皓月”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上弦月”。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相传周敦颐十四岁时,曾筑室于月岩,在那里读书并在那里悟得“无极而太极”的道理,为其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