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也有车来车往【壹】
作者:邓涛
周边的省会城市,去得最多的是杭州,甚至女儿在学前也随我去过两趟,在我看来这是必须的行为,因为杭州是世界认识中国、后代领略前辈的重要窗口。
从传统文化元素来讲,杭州是饱满的;从人格教育角度来讲,杭州是深刻的;从家居生活环境来讲,杭州在中国大城市里几乎无可挑剔。这里有家喻户晓的传说、英雄、名胜和诗句;这里有许多城市歆羡的繁华和幽静,根本上,是因为这里有西湖。
杭州视为天堂在人间的模拟,当下它又完美地将现代都市文明的速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自在统一得如此天衣无缝。不同的时代,杭州众多的名胜中感召八方之士的着力点亦是不同。父辈之时,因向往岳飞墓而向往杭州,那时,人心纯朴,崇尚忠勇;经济挂帅的开放年代,人们渴望生意场、个人生存上能得到护佑,灵隐寺成为杭州最热闹的地方;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在精神层面追寻浪漫与休闲,徜徉于湖光山色中,不可自拔于白娘子许仙的故事,爱情在断桥边很可能成为一个窈窕淑女终身的理想,执着地在一首歌里等待青葱岁月中横跨千年的前缘。
我习惯在西湖边上散散步,嗅着桂与樟散发出的杭州的体香,在饱含水分的空气里,呼吸着文化支撑起来的一座城的清雅。
邓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江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部特邀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