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也有车来车往【贰】
作者:邓涛
中国有很多西湖,但单独提到“西湖”二字,无它性,只有杭州。以西湖为核心的杭州文化是文人雅士们“玩”出来的,在群众的自觉性中呵护成长,更是良知为基础的吏治成果。于是,呈现出马可.波罗所言的“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这是喝酒的地方,讨论一次邂逅或是人文话题,在口齿即将不清时,用诗的方式释放。
我们一直在批判享乐主义,其实物质上享乐是人 天生的追求,精神的享乐则是高远的境界。择水而居。于是有了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此美妙的去处,自然是文人雅集的胜地,让灵魂处于悠然自在之境,文化人崇尚在游山玩水中的逍遥作派,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这样玩出来了。
英雄若是无儿女,青史河山更寂寥。许多文字是在享乐的情感中自然的流露,所以杭州盛产好诗。
杭州是最适合居住的大都会之一,在闹市中取西湖的一份静,一半入世的凡间,另一半是世外却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妖神世界。车来车往中,一下车就有一个静谧幽深的前方,人来人往中,一拐弯就有一方洗浴心灵。
邓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江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部特邀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