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优化和处理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买到假货而不自知!(一)

翡翠的优化和处理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买到假货而不自知!(一)

2020-11-24    03'13''

主播: 富三哥

124 1

介绍:
翡翠,被誉为“玉中之王”,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 翡翠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细腻润通的特性极其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因此中国人对翡翠情有独钟。 无论是灵秀精美的翡翠首饰,还是大气磅礴的翡翠玉雕山水,无不融入了炎黄子孙的情感,华夏文化的精髓。 即使时光变迁,岁月流逝,翡翠的美也无法改变。 俗话说金银有价玉无价,翡翠是国人手中的宝,更是心中的魂。 由于翡翠具有美丽、耐久、稀少的特点,因此优质的天然翡翠价格非常昂贵。 为了牟取暴利,市场上以假乱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各种处理手段将劣质翡翠外观加以改善,使其变得艳丽夺目,以之充当优质天然翡翠进行销售。 要想知道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到底有多少种以及如何进行鉴别? 就让三哥来为您揭开其中的奥秘吧! 优化处理的定义 根据国标(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名称)规定:优化处理(Enhancement)是指除切磨抛光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特殊光学效应)、耐久性和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优化处理可进一步划分为优化(Enhancing)和处理(Treating)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美显示出来的各种改善方法;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所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优化不会使宝石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而处理则不然,可能损伤宝石的结构,甚至使宝石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变化。 翡翠的优化 翡翠的优化方法包括上蜡(表面浸蜡)处理和加热处理。 上蜡(表面浸蜡)处理 ①目的:用蜡覆盖抛光后的玉件表面的微细凹坑或裂隙,使表面更光滑,还可防止污渍的进入。 上蜡俗称“过蜡”,可分为煮蜡与蒸蜡两种方式。 ②鉴定特征:轻微的浸蜡处理不影响翡翠的光泽和结构,有利于保持翡翠表面的光泽,在热源靠近的情况下会有蜡熔化溢出。 浸蜡部位在紫外荧光灯下可能发出蓝白色荧光。 加热处理 ①目的:天然的红色系翡翠一般含铁,适当的热处理可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使翡翠的黄色、棕色、褐色转变成鲜艳的红色,得到更艳丽的外观。 经加热处理的翡翠俗称“烧红”翡翠。 ②鉴定特征:“烧红”翡翠与天然红色翡翠成因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高温加速了烧红翡翠中的褐铁矿转变为赤铁矿的过程。 从外观而言,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热处理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 经过热处理的翡翠宝石学性质与天然翡翠基本相同,常规方法不易鉴别。 天然翡翠和烧红翡翠的对比 翡翠的处理 翡翠的处理方法包括酸洗漂白充填处理 、染色处理、覆膜处理。 酸洗漂白充填处理 ①目的:去掉劣质翡翠中的脏色(黄、黑、灰等色),增加透明度,改善种质,掩盖裂隙,提高利用率、提高卖相。 经此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 ②方法:先进行酸洗清除翡翠中的不良杂色,再用胶或树脂进行充填。 ③鉴定特征:常规鉴定可通过观察翡翠表面光泽、颜色、结构,再结合密度、折射率、荧光性、放大检查、热反应和敲击反应来判断。 例如,表面存在粗糙的麻点或凹坑,结构松散,颜色不自然,在紫外荧光灯下观察呈现较强的蓝白或黄绿荧光,折射率和密度均有偏低现象,若为手镯饰品敲击时声音发闷等。 还可以通过大型仪器如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和阴极发光仪等手段来进行检测。 染色处理 ①目的:将无色或浅色翡翠的颜色变成绿色、红色或紫色,从易到难有多种染色方法。 经此处理的翡翠俗称“C货”。 ②鉴定特征:可通过放大检查观察到染色翡翠的颜色呈丝网状分布,是由于染剂沿颗粒间隙或裂隙进入翡翠结构所致。 还可通过宝石分光镜、查尔斯滤色镜、紫外荧光灯、红外光谱仪和阴极发光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染色翡翠通常也伴随充填处理现象,俗称“B+C货”翡翠。 覆膜处理 ①目的:通过覆有色膜的方法改善翡翠的颜色,俗称“穿衣”翡翠。 ②鉴定特征:覆膜翡翠的颜色均匀,折射率偏低,点测法在1.56左右(薄膜的折射率); 放大观察可见表面光泽弱,多为树脂光泽;无颗粒感;局部可见气泡;可见薄膜脱落,多出现在边缘部位;针触之感觉较软;手感较涩。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翡翠的优化处理已经有所了解。 对于翡翠收藏爱好者而言,认知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方法是必备的知识。 面对千差万别的翡翠制品,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谨慎,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简单的肉眼鉴别。 由于珠宝鉴定经验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翡翠,因此如果您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由专业人士陪同选购,或要求商家出具正规质检部门的鉴定证书。 “翡翠诚可贵,慧眼识真宝”,市场上的翡翠饰品琳琅满目,用您所学的珠宝知识选购到心仪的翡翠,不仅能为您的生活增添一抹靓色,还可收获一份美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