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器行业是一门传统的行业,它根据本行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行规。
在古代,这个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文人墨客以及有身份、有地位、有经济实力、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各界人士,因而与其它行业有不同的规矩。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翡翠行业潜规则。
随着时代发展,曾经翡翠界公认的十个“潜规则”,现在却已经不再沿用了。
也就只剩下最后一条,仍在遵守。
潜规则一:没有退货的规矩(假货除外)。
玉器行业是凭借知识和眼力的行业,懂得的人、内行的人才会买,既然懂玉器,一般说没有退货的规矩。
它包括很多复杂的原因。例如玉器,基本没有价格行情标准,在交易过程中双方要经过文化、鉴赏观点、识别能力等综合知识的较量之后自愿成交。
同时由于对售后的伤残损毁无法有效界定双方责任,因而更看重的是买卖双方经过长期接触交流产生的友情和信任,所以在交易中或交易后能做到相互友好协商。
但是现在翡翠玉石市场已经逐渐透明化,翡翠也成了可以无条件退换的普通商品。
潜规则二:交易忌围观。
当商店有顾客并与店主交易时,其它人应该暂时回避。
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存在价格、商品等方面的保密性。
而今天则不同,店里的翡翠或者是网购的翡翠,均是明码标价,先款先得!
潜规则三:买错了需要自己买单。
凡是买卖玉器的必定是行家,行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眼力。
而玉器的好与坏和品位等方面又极其复杂,理解和认识、观点和结论都各有不同,是行家们共同论证及考证研究的项目。
并且又与行情、价位和市场买卖流通交错在一起,不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和识别眼力就不可能征集到好、少、精、奇、绝的玉器艺术品,况且有些玉器连卖家都研究不透。
实际上买卖玉器是买卖双方知识领域方面的较量,也许卖家卖漏了,也许买家买错了,只能各自总结经验教训,它与欺诈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所谓玉器行一般人不敢涉足,难就难在估算价值的多少,对外行人来说无法理解玉器业的内涵。
现在则不同,只要在合理时间内,不满意都是可以退换的,当然,过了时限就没有办法了。
潜规则四:不能争买争卖。
如果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买家拿到手中的商品与卖家讨价还价时,而第三者也想看想买,这时不能向买方手中索取,只有在不成交后买家把商品放下以后,第三者才有权再拿到手中审视并与卖家交易。
而前者既然已经放弃便无权再进行交易。
现在的翡翠交易更加遵循市场规则,店里的翡翠还在遵守谁先看种谁先谈的规矩。
但是在网上出售的翡翠只能是先款先得了。
潜规则五:索赔要实事求是。
如果买家损坏商品必须赔偿,卖方不能为此故意提高商品价格。赔偿金额要按买价的基本行情价格互相友好协商。
这一条仍再沿用,但是如果双方出现纠纷时,可以申请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仲裁。
潜规则六:同行业忌妄评。
如果买方购买某商店的商品以后,其它商店及商家不应该对其好坏及价位等进行任何不利于商家的评价。
这不但是商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更是古玉器业必须懂得的职业道德。
这一条虽然值得推崇,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找人估价已成为常态。
这也是翡翠经济透明化的一个趋势,对于买方而言,更有利。
潜规则七:严格的保密性。
历史上玉器业在商品、价位、真伪方面以及商家之间的各种信息是相互保密的,即使得到了某些信息也仅是心知肚明,从不扩散或外传,更不能有意贬损对方。
这一条现在也已经不再适用,找人看真假、估价已成为一种常态。
潜规则八:外行的界定。
无论专家、行家高手,还是收藏家、爱好者,凡不与内行打交道、不懂行内的基本行话与行规者都被界定为外行。
凡是不经过市场运作,不进行市场流通和交易者,不但不能掌握识别玉器价值的本领,而且无法在专业研讨和交流中进行沟通。
以前的翡翠知识都是作为传承对待,现在的翡翠知识可以说是想学到处都可学。不管是行家还是新人小白,皆可自由发挥。
潜规则九:看重良好的口碑。
玉器行业十分重视口碑,如果某商家讲信用,为人正派,办事公正,有知识有眼力,被视为人缘好,行内均愿与其打交道。
如果为人不好,终归会在行内被逐渐疏远冷落,不但知识眼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与其做生意的人也将越来越少。
这一条适用于任何行业的商业活动,在翡翠玉器行业,更是经营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