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六门功课,叫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所以传统的儒家并不是重文轻理的,它是文理兼修,也不是重文轻武的,也是文武兼备。有人错误地认知,一提儒家人,感觉就是书呆子,书生气,这是对于儒家的误解。
那个社会一个有用的知识分子,一个仕阶层要学会六种功课,所以人需为儒。说你是一个大儒,怎么称得上大儒呢?得会礼、乐、射、御、书、数,得有这个本事。
那么儒家的《孝经》和"六艺"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学六艺之前先要学《孝经》呢?
“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
夫子在传"六艺"的时候担心"道离散"。担心后来的人学"六艺"的时候,不知道它的根源了,"故作《孝经》以总会之",如果没有《孝经》,人们智慧不够的时候就容易走偏了。所以《孝经》起的作用是不让道走偏。
孔子担心后人学习"六艺"技能,却忘记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道,"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担心后人落实不到根源,因此孔子作《孝经》总会"六艺"、以孝经总会礼、乐、射、御、书、数。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孝经》可以说跟"六艺"是平等的。
总体来说,《孝经》是"六经"的纲,"六经"的行,"六艺"的总,和《春秋》互表里,是道德的根、圣贤的行。
——《孝经中的人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