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填词说起 陈频
一九六三年,我在安徽寿县文工团从事音乐文学工作。春天,与一位同好去拜访寿县师范音乐教师胡震先生。在他的不大宿舍里,我们一遍又一遍聆听他刚从南京买回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听得神采飞扬,听得黯然神伤。回来的路上,我脑海一直都是协奏曲的主旋律。在古城墙下小憩,小声哼唱的当儿,不知不觉脑际里闪出几句歌词来,于是,赶快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草记下来:
同窗共砚整三载, 脉脉含情两相爱。 携手相送十八里, 路短情长深似海。
蚕丝易吐情难吐, 红花好开口难开。 托物难表心底事, 爱到深处怨君呆。
何必海誓表情怀, 不用山盟说真爱。 两情相悦心相随, 生不同寝死同埋。
一道彩虹连云霭, 一对彩蝶来天外。 一段佳话代代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回到文工团,在小范围唱了这首被我称作《梁祝吟》的歌,谁知立即流传开来。歌很快引起了上面的注意,一次次追查这“黄色”歌曲的来源。我理所当然成为根源。起初,批判会上我还理直气壮地争辩,说这部协奏曲是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优秀作品。批判者说那是乐曲,里面有歌词吗?我百口难辩。在以后的日子里,只有忍受无休无止的批判。编写“黄色”歌这顶无影无形的帽子一直伴随我很长时间。
二零一三年冬,合肥市委宣传部和文联,邀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者之一陈钢教授讲学,我提早到合肥大剧院贵宾室拜会。当我读完这几段歌词后,陈钢教授的夫人就拿起笔,边问边记,嘴中不停地说,真美,真美。
座无虚席的音乐大厅里,陈钢教授开始音乐讲座。怎么没想到开头竟朗诵起我的歌词,还开玩笑说都是我们陈家的作品。继之,又把我介绍给听众。一阵热烈掌声,拍出我两行热泪。抚今追昔,同样一首歌词,际遇如此之反差。讲学结束,没承想陈钢教授的夫人把主办方献给陈钢的鲜花转赠于我,一时间我茫然不知所措。怀抱鲜花步出音乐大厅,只是当年出书生意气的青年,而今已是一位苍颜的垂垂老者。
陈 频,安徽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合唱指挥学会荣誉副主席。歌曲《中国船》(作者之一)获中国广播文艺金奖,《包河的月亮》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曾为合肥市龙虾节、桂花节撰写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