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勤俭节约 弘扬时代新风02》作者:王云;朗读:琪琪

《崇尚勤俭节约 弘扬时代新风02》作者:王云;朗读:琪琪

2020-10-14    10'54''

主播: 琪琪🌟👆

112 1

介绍:
崇尚勤俭节约 弘扬时代新风(二) 文/北京烹饪协会 王云 我们再看看古训中的勤俭节约吧。古人崇尚节俭,反对奢侈,认为节俭不仅是节约钱物,更是关系到个人成败、家庭兴亡、国家盛衰。首先,俭以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训诫儿子,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品德。曹操在《内诫令》中就以自身尚俭的实例告诫家人,务必勤俭朴素,对吃、穿、用各方面做了严格规定。曾国藩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自己为官以来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是遵循简朴家风,可以非常节俭,也可以略微丰裕,而从不过分丰裕。综上所述,古代家训当中蕴含丰富的“节俭”思想,体现了古人的生命观念和生活哲学。节俭,不仅仅是家庭的训诫,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密切关系,关乎个人成败、家庭兴亡、国家盛衰。在个人层面上,“节俭”可以培养人的美德,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家庭层面上,“节俭”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保证家庭成员更好地生活;在国家层面上,“节俭”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人爱吃,又特别会吃。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流行昌盛,且日益丰富多样。“民以食为天”对于百姓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一日三餐。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朱用纯在《治家格言》(亦称《朱子家训》)中如此警示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更是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人们衣食来之不易,应当生活节俭。吃饭是件大事,在经济条件较好,物质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出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情况。 陈毅在《七古•手莫伸》一诗中的最后两句。“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 综上所述,要想改正、弥补和杜绝浪费,就要了解浪费的成因,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浪费呢?餐饮浪费主要体现在社会餐饮和机关、企事业、院校等团餐两大部分;至于居家也会有但量有限,在此不作过多解释。 传统餐饮中蕴含的节约观念 其实昔日京畿的餐馆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待三四人进来吃饭,堂倌一边热情指引,一边不动声色地盘算接待形式。旧时的楼堂庄铺等也有约定俗成,例如某某堂偏向于文化届,也有偏向于军界,客人就餐也多为熟脸儿。诚如大家在影视剧中见到的跑堂台词“您勒几位是老三样呀?还是给您掂排几个?”这当然指的是菜肴。两三个人吃酒聊天,店家自然是“小六寸”盘为主,价格也自然低,如一盘“干炸里脊”、“酱爆肉丁”,一边喝一边吃这干炸里脊见底了,堂倌过来搭讪“怎么着?再给您啦来一盘怎么样?此举既给客人解了光盘之尴尬,又增加店家的收入,酒菜差不多上主食,一顿饭既有面子又解馋了;反之如若是五、六位客人店家则以“八寸盘”为主,当然冷碟依旧是小盘,鱼盘、汤盘等则会依据点菜情况而定;如是十人一桌的宴会,则是“吃盘”为主,无论是食客点菜还是店家给设计的菜单,均会依照本店所经营特色开列食单,即不同原料、不同烹调方法、不同口味等原则,那么盘子更是依菜肴特点而选用;至于菜量就更有讲究了,那时虽无今日“位上”,但依旧是按人数安排菜量。就宴会的“头菜”“葱烧海参”为例,其无论是用尺盘装还是“尺二盘”盛,会依据花销选用不同价位的海参烧制,其成菜无论是整条的还是切条,一定会合一人一块至两块,核心还是烧制精湛以口味赢人;又如“干㸆大虾”十人宴会多为12只虾,此肴既体现烹虾的功力又包含儒家文化内涵,十人桌宴会自然是每人一只,而那两只如何处理呢?这是供长辈疼爱晚辈布给晚辈,或是上级关心下级布给下级之用。 再说说订餐,昔日大宅门和各个衙门都有电话,有电话订餐亦有上门订餐。订餐这里门道颇多,无论哪种形式的订餐,店家都要详细了解订餐信息,如就餐时间、费用支出、就餐人数,招待方来自何地、口味特点等等,这些信息都将被业务科、接待室详细了解记录,并将订单给厨师长或业务经理,结合本店经营特色出具宴会餐单。此餐单要兼顾特色冷盘、头菜、炸菜、大件、虾、酒菜、饭菜、鱼、青菜、汤和特色点心主食等等,以八道热菜或十道热菜居多,兼顾不同烹调方法、不同口味、不同质地菜肴,虽然昔日的人们没有今天“人均摄入五百克”这样精确的营养学知识,但这餐单安排的食物绝不会浪费或不够吃。这就是昔日餐饮最大的特点,因为开单子的老师傅心中有“人均量”的底线。绝不可能出现今天的一桌席二三十道菜,热菜都是清一色的尺盘甚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