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安到放松
你会发现,晚上的睡眠会让你早上的状态和傍晚的状态有所不同,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是睡眠带来的放松。如果白天进行各种活动时能保持放松的状态,傍晚时的精力和热情程度几乎就会和早上一样。如果你早上醒来时如同新生,这是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慢慢地一天下来,随着放松程度的降低,会渐渐感觉到压力。压力并不是因为工作--记住这一点很重要。人人都觉得工作充满了压力,其实没有哪份工作是有压力的。有很多工作可能需要面对挑战性的情形,比如,惹人厌的老板、缺乏安全感的同事、急诊室里的各种状况、不合理的截止日等等。你甚至有可能发现自己正置身于战区中!但这些情形本身并非压力的来源,而是我们对所处情形的强迫性反应导致了压力。压力是一种内在摩擦。通过一些内在的努力,通过保持觉察,我们很轻易就能润滑内在的运行机制。所以,是因为你对自身系统失去了掌控,才会感觉压力重重。不善于管理你的身体、头脑和情绪,这才是问题所在。
那么,要如何让系统摆脱压力的困扰,从而让你不论早晚都保持同等的热忱、放松和喜悦呢?
在空腹条件下,人的平均脉率在每分钟七十到八十次左右。进行适当的冥想练习的人,他的脉率大概会在每分钟三十到四十次左右。即便在饱餐之后,脉率也能保持在每分钟五十次上下。这只是实时显示你身体放松程度的一个指标,而放松程度其实反映了你身体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不能为了减缓系统的运行而停止活动。你要做的是管理好你的系统。这样,即便进行大量的活动也不会对其造成压力。也许身体是疲惫的,但却不一定有压力。我们想要的是可以在生机勃勃的同时又非常放松。如果开始做一些简单的瑜伽练习,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脉率很容易就能每分钟下降至少八到二十次。这就意味着身体在高效并且放松地运行着。
身体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放松。如果能让身体一整天都保持放松,睡眠需求自然会下降。如果工作、散步或锻炼都能让你放松,那么睡眠需求就能进一步下降。
现在,人们做事情都很卖力。我看见有些人在公园中散步时也处在紧张的状态中。为什么散步或跑步时就不能放松点、喜悦点呢?锻炼时犹如作战一样,这样的锻炼带给你的害处可能比益处还多!
不要与生命抗争。你不是来对抗生命的,你就是生命。只要和它保持和谐同步,你就会发现你能轻松从容地经历人生。保持健康不是一场战争,进行一些你喜欢的活动吧,比如玩游戏、游泳、散步、跑步。如果除了整天吃芝士蛋糕外你什么都不想做,那就会有问题了!否则,活跃和放松两者并非不相容。
身体需要多少睡眠,这取决于它的活动强度。我们没必要去限定食物或睡眠的额度。去设定一天必须摄人多少卡路里、必须睡几个小时,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方式。今天要吃多少,要让身体去决定,而不是由你来决定。今天你的活动水平较低,那么你就少吃点。明天你的活动水平较高,那么你就多吃点。睡眠也一样。你感觉休息够了,自然就会醒来。身体一旦休息好了,它就会醒来--不论在三四点还是八点。对于食物和睡眠,你的身体才是最佳的裁判。
如果身体处在一定的警觉和觉察状态,你就会发现,一旦它休息好了就会醒来--如果它对生命有渴望的话。而如果它总是想把床当成坟墓,那就是个问题了。让你的身体保持住好的状态,不要让它渴望逃离生命,要让它渴望醒来。
相关练习
如果睡觉时不用枕头,或者用很低的枕头,你的脊柱就不会受到挤压,大脑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和神经系统中细胞的再生能力就会强得多。如果不用枕头,最好仰卧而不要侧卧。在瑜伽系统中,这样仰卧的姿势叫摊尸式(Shavasana),它能提升你身体的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促进能量系统中能量的自由流动,给身体带来放松和活力。但不要将它教条化了。(至少在睡觉时,不要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