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药的剂量
古中医还又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剂大,这个剂量大不是我们想的它剂量大,而是说从东汉以后,剂量失传,行医的人保守,逐渐没有胆识,没有担当,再加上他心里有鬼。就不断地人为把药方剂量降低降低,变成了小方,小方治病不痛不痒,给你治不好,也给你治不坏,喝了总比不喝强。这就把中医阉割了,剂量一改、中医的一大法宝没了。小剂量保守治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做贼心虚,拿着病人在试,试好了自鸣得意,试不好就说病情发展太快,无能为力,节哀顺变。古中医的一大特点就是剂量不掺假,不打折,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病情用不同的量,当加则加,以人为本。尝了之后,能承受就用,再加一点药能承受,还用,就这样以人为本,不受成规约束。这就是古中医,体现出典型的以人为本,以呵护生命为原则,因人而异,不把剂量定死。但前提是方子是对的,不能违背这个方,量可以灵活把握,所以尝汤药就是把握剂量。所以说古中医,如果单纯拿医法来说,现在咱们说的是狭隘的医法。狭隘的医法就是医疗,广义的医法包含生活,大家把这个概念搞懂。单纯就狭隘的医法来说,在古中医阶段,这个医是正统,没有出现偏差,不会耽误人。所以说这个阶段,如果单纯就狭义的医学来说,是中医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就涌现出来了很多代表性的医家,典型的就是神医扁鹊,扁鹊擅长的就是艾灸。还有一个医者,大家可能对他不是很熟,他叫伊尹,中华第一宰相,厨师之祖,也是中医汤药之祖,伊尹传了《汤液经》,熬汤药都是从伊尹传过来的。但不论是用中药的汤药,还是用艾灸的方法,这时始终就是一条: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