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地面,没有音乐,只有响彻云霄的锣鼓声和掌声雷动的欢呼声。一在群裤腿上沾满泥巴的普通人踩着高跷在“云端”上起舞,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在大地舞台上尽显舞蹈之美,远远望去,中仿佛空中“芭蕾”。在沁县,元王高跷以其欢快、粗犷、热烈的艺术风格,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不过,让卫来贵越来越担忧的是,由于传统民俗文化的日益淡化,现代艺术的冲击,人们娱乐活动的丰富,加之一些老艺人年事已高或相继离世,愿意传承传统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元王高跷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我最多能再表演个三五年,元王高跷后继无人的现状不改变,这项民间技艺很可能就要失传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活态部分,凝结、保留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情感、经验智慧,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元王村村支书卫剑刚为保护元王高跷不遗余力,甚至卖了自己的玉茭支持村民恢复高跷活动。经过传帮带,将老一代艺人卫一章等重新请出山,目前村中已有三十多人能踩高跷,似乎又重现当年辉煌,重现昔日风采。
但是,孤行者难举,众行者易趋。卫来贵认为,非遗的传承不能单靠少数人的力量,更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共同参与。他希望元王高跷能走进校园,“练习高跷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可以让孩子们提升自信心,传承祖宗技艺的同时对成长也有好处。”卫来贵说。他觉得,把老祖宗的传统传承下去,这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子孙后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守护好这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再把它原封不动地交给子孙后代,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