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惊蛰
作者/枫雅袭人
真是应了东北人那句“好饭不怕晚”的老话,即便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来了,春姑娘的身影,还是迟迟不肯出现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如此年复一年。
二十四节气里,对东北的气候来说,只有夏秋冬那几个节气对应的还算及时。
从立春开始到惊蛰,万物的复苏,总是要比北方以南慢了半拍儿,就算惊蛰来了,冰天雪地的城堡,依然要坚守到四月后,才有了冰雪褪去,万物萌动的迹象。于是,生长在这块黑土地上的我,对惊蛰的到来,所含义的理解,也就跟着慢了半拍儿,而期待春来消息的那份渴望,丝毫都不比小时候盼过年的心情差。
我只知道,只要立春一到,所有人打心眼里喜欢的春姑娘,也就跟着到来了,即便是东北的春姑娘总是姗姗来迟,却也终归还是会来的。
一直觉得二十四节气里,惊蛰这个名字格外彰显古人的才学和智慧。
据说惊蛰,原来叫启蛰,因为要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被迫改为惊蛰。
提起惊蛰,听老辈人的说法是,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小动物。
上网一查才知道,惊蛰这个节气的初衷其实和雷并无关系,每年的惊蛰,也并无雷声可言。这可能与人们凭字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关吧?谁让咱中国的文字是如此博大精深呢!
所谓“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醒来,春天的标志便是万物的苏醒。所以使蛰伏一冬的动物从梦中苏醒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
看来,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作为人类,如果彼此都能以温暖相待,我们所钟爱的春天,是否就能永驻人间了呢?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姐,三姐一到,蛰伏了一冬的生灵立马从南到北渐次活跃起来。尽管东北的江河大地依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空气中还是忍不住弥漫出春天的味道,这股味道,正以暖意柔柔的方式,悄悄渗透到这个冰雪世界的骨髓里,血液中……,直到这个世界由内而外,出落成窈窕的春姑娘的模样。
从小就听我妈说的:“这时候,冻人不冻水了。”的时候又到了。
你看,冰封的江面上,偶有沉睡了一冬的野鸭在飞翔,各种耐看却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成群结队,在冰雪覆盖下,鲜有露出的枯草丛中觅食、嬉戏,并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那个欢实的劲头,一定是在为春来的消息庆贺吧。
“堆绿春草,蝶舞莺飞戏桥。落日尚早,卧牛吹箫。溪水老翁垂钓,鱼儿偷听牧谣。”此时的江南以南,应该已是这个景象了。
东北的惊蛰天,虽然依旧被银装素裹着,柳枝吐新绿,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盛装,也应该在路上了。乏味的生活中,美好的期待里,定有幸福感的存在,不是吗?
惊蛰来了,我们安心期待,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惊蛰,惊醒了莺飞蝶舞昆虫跑,也定会惊醒不受人待见的蛇虫鼠蚁来骚扰,所以,惊蛰的到来,在惊醒我们向往美好的梦的同时,也别忘惊醒一颗防患于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