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微电台Vol.16 《致橡树》

大音微电台Vol.16 《致橡树》

2015-01-04    10'51''

主播: 大音微电台

61 5

介绍:
如果有人问,一首什么样的爱情诗才会打动我?我会回答,它不止是有象凌霄花一样的美丽意象,也不仅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语感,也不止像小溪一样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不止日光,不止春雨,甚至雾霭或虹霓。如果问我找到了这样的诗吗?我的回答是,当然,而它就是要在本期大音微电台里和大家分享的,来自舒婷的《致橡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jǐ;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而这首诗,于我是每每吟诵都忍不住鼻酸,仿佛嘴里念的,不是诗,而是我自己关于爱情的理想和坚持。这爱情的象征,是那样不经意却完美的契合了很多人的灵魂,不需要什么模糊而抽象的言语,从容而凝练的字字句句,便如同清泉汩汩流入心里,叮叮咚咚的润泽是属于我们心里渴望却又遥远的爱情。 舒婷在诗中以橡树和木棉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树仿佛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舒婷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而木棉的爱情,不是吉普赛少女般奔放热情瑰丽不羁,也不是空谷幽兰般迤逦婉转仿佛多看一眼便会脆弱的消散。她的爱,没有幽怨闲愁,也没有自伤自怜。这样的女子,不是亚当的肋骨,不是攀附乔木的丝萝,不是绣楼中撕帕子的少女。她的脚永远不会被锁住,她会亲自走到渴望的高原:她的眼永远不会被遮蔽,她会了望山河的壮阔;她的双手永远不会被束缚,她会坚定的触摸梦想,也会温柔的抚过鬓边的秀发。 《致橡树》中的新颖构思,浓郁的抒情色彩,优美并深沉的爱,就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大音微电台,和你聆听书的声音,希望各位听众也能喜欢今天和你们分享的《致橡树》 ,我是主播舒心,我们下周再会。 文稿| 舒心 朗读| 舒心 音乐| 1945(海角七号配乐)、you belong to me 出品| 大音微电台(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 《致橡树》收集在 《雪花的快乐—中国爱情诗歌经典作品欣赏》中, 想要了解更多,可在淘宝搜索“大音音像出版社”的淘宝店铺,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