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温州乡野的方言读书调
20世纪初,清廷废除科举,再到“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逐渐退出课堂,国人也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读书调。随着近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复兴,在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经百年沧桑沉沦的吟诵也在日益恢复活力。
“礼失求诸野”,吟诵同仁们去民间采录先贤和前辈的吟诵调,那些会吟诵的人大多已是垂垂老者,并且随着岁月正在逐渐凋零。面对那些带着浓重的师承和地域特色的吟诵调,我们时常会深受震撼,并且深深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巨大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采录来的吟诵视频音频资料,不应该被封存在档案库中成为冰冷的历史标本,供后人凭吊感叹,而是应该鲜活地在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海中传诵,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这些前辈和先贤,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让我们一同去学习传承他们的吟诵调。
温州话属于中古音,被称为唐宋语音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四声八调,还保留着许多入声字,温州话吟诵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我们努力采录、学习温州先贤和前辈的吟诵,并且通过微信公诸同好。
今人多不弹,古调我自爱!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
王阜彤:高标逸韵君知否
王阜彤(1916—2001),温州市平阳县人。青年时代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后又进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深造。1946年回到母校温师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生前曾任温州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政协委员以及民盟温州市委会副主任等职。一生执教五十多年,曾先后出版了《青少年唐诗读本》《唐宋诗词品评集》《文言虚词》《石坦梅翁文稿外编》《司空图〈诗品〉注译》《唐宋诗词论丛》等。
王先生的吟诵,语言融合了平阳、瑞安和温州市区方言的特点,调子朴实,情感真挚,拖音袅娜,不欲辄尽。1984年,他应学生徐世槐先生请求,录制了宝贵的七篇课文录音带,流传至今深受同仁喜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