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赏识教育”的大旗在高高飘扬,激励、表扬成了我们在教育教学里的主旋律,大家对“批评”、“惩罚”、“错误”等词语讳莫如深!我们喜欢把孩子的“闪光点”放在显微镜下,无限地放大,而对于他们的错误与过失却往往视而不见。我们给予孩子的除了“糖果”就是“巧克力”,惟独忘了在巧克力的旁边放上一把“戒尺”。
课程精彩内容回顾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通过合理的惩罚让孩子从小抱有敬畏之心,才不会无视社会秩序。最近几十年,国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西方先进开明的民主教育理念,只注意到了对孩子们身心的保护,却没有学到西方对问题学生的惩治手段和法律法规,导致教育用“一条腿”走路,自然容易变得畸形。只用表扬和哄去教育孩子,期望单纯用感化去教育问题学生,显然是无用的。
作为民主法治国家,我们当然不提倡恢复体罚制度。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法律只维护学生的权利而不强调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学校里的学生可以随意挑战制度和秩序而没有任何有效惩戒的措施,教师和学校只能说服,只能作所谓的“思想工作”,那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有效的呢?如何教育孩子看待规则,遵守规则?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需要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我们要明白教育为什么不能放下“戒尺”:
1. 俗话说“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过”。惩戒教育的缺失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缺失,导致了一些孩子的人格异化,以自我为中心毫无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虚与委蛇、说假话、耍无赖、攻击性强等毛病越来越多,道理对他而言就是一堆废话。
2. 过度的赏识教育导致孩子是非不分,推卸责任。无法意识到做错事应该怎么去承担责任,不懂得反思自己的错误,只会一错再错。
我们应该奖罚分明使用“戒尺”达到教育的本性。让孩子明白“优可奖,错必惩”。赏识和惩戒在教育中须并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戒尺”让孩子在成长中遵循规则,不断突破自我,规范自我。
二、我们要懂得如何智慧地使用“戒尺”:
1. 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把戒尺。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启蒙书,直接影响孩子对规则的认知。我们每一位父母都需严以律己。
2. 让孩子接受应有的惩戒,让遵守规则成为成长必须的“戒尺”。惩戒不意味着体罚,拿捏好惩戒尺度很重要,从小给孩子制定规则,奖罚分明,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让他们明白有些规则我们必须遵守。
3. 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自律成为孩子心中的“戒尺”。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在反思中做到自律,自律就是要把“戒尺”深深地融入孩子的心中。
感悟心语:
爱与规并存,认识规则,知晓尺寸,有敬畏之心,留有生活的底线,是每一个孩子人生必修课。
运用智慧,注重自律,做好榜样,教有标准,知晓进退,育有尺寸,懂得拿捏。是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