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上的王朝侧影
作者:尧阳
朗诵:楚歌
冰冷。坚硬。即使现在,我也很难把艺术和石头扯在一块儿。但云冈石窟,却完全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当我观看了那些精美的艺术石窟后,一个更大的问号又悬亘在我的脑海,一个善骑善射的民族,为什么要在石头上雕刻这样一些石窟,何以会对佛教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兴趣?这些石窟寺,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石窟里的佛像,沉静,庄严,华美,纹饰精致细腻,有的佛像竟高达17米。在我看来,这简直不是出自人工之手,而是出自天外来客的手笔。如果说仅有云冈石窟也就罢了,在大河之南的洛阳龙门山,竟然也有同样的石窟雕塑群。这绝不是有意识的重复,而是经过动荡不安的朝代更迭,统治者要借用这样一种方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此时的佛教已在西域和大漠以外的地区有了广泛的影响,北魏王朝知道武力是很难博得人心,于是文成帝就开始下令开凿五处石窟,为五位已逝的先皇立石纪念。如果他之前是六位七位的话,估计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昙曜五窟”,也许是“昙曜六窟”或“昙曜七窟”了。选择这样一个方式,在天、地之间,树立了以佛化身的“人”的神权,这是需要相当高明的政治手腕的,但文成帝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到了。他希望这五处石窟,能像救苦救难的菩萨一样,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同时也说明了佛教已经成功地在中国大地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于是这二座耸立在不同地域的石窟寺,就记录了一个王朝隐秘的历史和内心的欲望。只不过,云冈石窟里那些庄严的佛像,到了洛阳,陡然变得温厚了许多。这种视觉上的差异,又给人无尽的猜想。云冈,龙门,二点一线,构成了北魏王朝清晰的生命线,勾勒出了北魏王朝开疆拓边的勃勃雄心。
龙门石窟去过二次,相隔不太远的云冈石窟,却只一次。看来,距离不是问题。虽然大同,我已去过好几回,却没有在云冈石窟前做更多的停留,而是整日沉溺于市井酒桌。好像街面上走过的大同姑娘,比那些经年沉寂的石佛对我更有吸引力。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席间,我却感到大同民风的豪爽与蛮野。若我稍有点扭昵做状,肯定会招致同桌的大声呵斥。我才觉悟到,这直爽的民风里,似乎有一种来自别地的粗犷,山西人一直是温柔敦厚的,表里河山,二山护卫,山西人总是缺乏燕赵和齐鲁之地的豪侠之风。而在大同,我却依稀感受到了这样的血气。
从云冈到龙门,距离并不算太远。若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则是一条漫长艰辛充满荆棘的长路。虽然无法洞析决定迁都的那个黑夜是不是星月满天,但这个决定一定是经过几十个彻夜无眠才最终拍板的。
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无限的英明正确。树挪死,人挪活。于是毅然决然抛弃建设近百年的平城,向着陌生的洛阳进发。当然,向南推进,归根结底显示了综合国力大大的提升,兵强马又壮,好像平城以北的大漠,已经放不下越来越膨胀的心胸,于是只好选择一个更辽阔的舞台。进入不了中原核心地带,似乎就很难对天下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掌控。日子也总是过的心神不安。于是,一次大迁徙就开始了,天气怎样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汉化运动拉开了序幕。期间遇到过哪些棘手的问题,现在已不可知。当年的史籍记录更是尔尔,少的可怜。不过,终有蛛丝马迹可寻。有人就从龙门石窟的那些雕刻造像上,看到了这个王朝隐秘的心理和端倪。原来龙门石窟的那些佛像,明显比云冈石窟里的佛像温和,更人性化。而云冈石窟里的佛像,散发着一股凛然之气,时时处处流露出一个得胜者的霸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