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水市秦安县针对当地农村学校布点多,班级规模小,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师不能实现专任化等现状,在我省率先试点实施“大学区”管理体制,推行学区“教师走教”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制约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走读”变“走教”天水秦安山村教育的新路子》,采写记者刘欣宜、马协。
(录音 12月8号今日观察 9分19秒)
(出琴声和孩子们的歌声……压混)深秋的一个下午,当19名孩子的歌声伴着欢快的手风琴从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上袁小学传出时,使得这所只有一名教师的麻雀学校显得不再那么冷清。在学校一年级这间面积不大,略显破旧的教室里,记者看到分别来自学前班、一二年级年龄不等的19名学生正围在火炉旁,兴致勃勃地跟着走教老师王峰峰上着秋季开学以来的第21节音乐课。据上袁小学校长杨春霞介绍说,以前学校根本没有音乐专科老师,所有课程都是由她一个人承担,由于自己不是专科老师,所以也没心劲好好教孩子们学这些。(录音):教学点只有一二年级,以前压力挺重的,什么都我一个人干,就是音乐、体育、美术都是我给他们教,我也没心,也不是专业的嘛。
据了解,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镇辖小学8所、教学点12个,小学学生1976名,教师 近145名。这其中从事音体美等学科的专业老师则仅有15名左右。再加之陇城镇中小学布点比较分散,在一所小学(教学点)能同时配齐音体美各课老师,对孩子们来说更是“痴心妄想”。而更多的是,让非专业的老师给孩子们教几首简单的儿歌,带孩子们做几项不规范的体育运动。天水秦安县陇城镇南七小学任教四年的语文老师庞晓红深有感触地说:(录音)你说像音乐这些上的不是太好,但是能上一些。美术我觉得自己会画个啥就在黑板上画一个,然后让他们学着画。我是外行,你让我去讲,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给我感觉就是赶鸭子上架,误人子弟一样。
由于当地山区小学严重缺乏音体美等学科的专业老师,导致这里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习惯于把语、数、外课程叫做“主课”,除此之外的其他课程一律被称为“副课”。天水秦安县陇城镇南七小学教师庞晓红:(录音)主课就是考试的那些,比方说语文、数学、音乐。副课就是平时不考试的,比如说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这些。
据了解,之所以有“主”“副”之分,是因为这里的山村学校开不足开不全教学课程,而无法开齐开全课程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和专科教师严重短缺导致的。天水秦安县陇城镇南七小学学生家长马燕春:(录音)在我心中语文、数学、音乐是主课,其他的都是附带的一点课。
面对这种种制约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今年秋季开学之际,天水市秦安县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我省率先进行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建立陇城教育园区,实施“教师走教”的方式,破解这一系列的难题,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天水市秦安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文顺(录音):前几年咱们国家提倡给学校配校车接送孩子,但是由于秦安县山大沟深,学校分布比较偏僻,配校车难度比较大,所以后来我们县委县政府通过反复调研反复论证,最后决定在一个较大的乡镇建一个教师园区,把教师接回来,然后第二天把教师在送下去,这样就让孩子不动教师动起来,便于学校的教学。
王峰峰是第一个开始走教的老师。在“走教”前,他是陇城张沟附中的老师,音乐专业毕业,从教13年。走教初期,园区考虑到偏僻村小学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因此安排他去给辖区12个教学点巡回授课。一天之内让一名老师要完成方圆几十里的多所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学任务,这个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王峰峰(录音)我是第一个开始走教的老师,一开始去近的教学点,我是步行过去的,远的地方我就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过去的。其实一天就跑两个教学点,给孩子们就上两节课,但时间都消耗的路上了,因为山区有很多地方至今道路还没有硬化,路很难走,更别说遇到下雨天,那就难上加难了。
虽然当地的乡村教育实现了从孩子“走读”到教师“走教”的新模式,但是教师的安全及生活问题成为摆在市县两级教育部门面前的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秦安县陇城镇均衡区域内师资配置,专门建立了陇城教育园区,实行“学区制”管理,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区域统一师资调配,实行教师“走教制”。将所学校划分为4个片区,“走教”老师由教育园区派出,片区内各教学点课程表由校部统一编排。这样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基本上要到各个教学点上课,解决了各处学校专业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陇城教育园区主任、学区校长安让金:(录音)陇城教育园区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11244平方米,规划新建教师周转住房3栋150多套。园区的住宅楼以公租房的形式管理,面向陇城镇在职教师,教师可携家入住,全镇小学教师全部集中在园区居住,实行统一食宿、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目前配备了专车负责每天接送走教教师。这样一来,通过园区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整合和教师的巡回走教,不仅能稳定教师队伍,整合了师资力量,还有效地解决了乡村教育不均衡的现状。
于是,在陇城镇,在每天的晨曦中,就有四辆中巴车承载着22名走教老师从陇城教育园区出发,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小学及教学点,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快乐和健康。陇城镇中心小学教师董晓峰:(录音)自从教育园区建成后,真正地为我们这些走教老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在出行方面,为我们配备了校车,这即缩短老师们到校的时间,我们的出行也更安全了。在生活方面,教育园区为我们提供了自己房子,同时一日三餐也为我们准备上了。这样一来,我们老师们都安下了心,所有精力和心思都能放在工作和孩子们的身上了。
走教老师的到岗,如一股春风,给陇城镇的各所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七小学校长陈继明告诉记者,以前开不起来的课程,现在开起来了;以前无法进行教研的,现在可以了;以前乡村孩子们内向的性格,现在也变得开朗活泼了。(录音)我们以前开展教研活动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外活动时间举行一个简短的教研仪式,就只是做了那个事情,但是把它做得不是很深很到位。现在自从走教老师们来以后,把我们大部分时间腾出来了,下午基本上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中了。还有以前我们的学生就是相对于比较内向害羞,通过我们走教老师的这一上去,感觉孩子们有些都放开了,他们更加热情,更加的有自己的想法,敢勇于发言了。
被走教学校的这些变化,当地群众奔走相告,以前学生的流失现象没有了,以前老师不安的心稳定了……“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学生家长文巧莲:(录音)以前这个学校里面老师少教那些根本顾不上,现在有了走教老师我觉得孩子比以前学的多了,比以前活泼多了,喜欢展现自己的能力了。
天水市秦安县这种将学生走读变教师走教的大胆尝试,为我省破解制约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鉴于此,在今年11月10号,我省正式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有序推动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录音)天水市秦安县走出了一个整个学校教育资源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还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了起来,效果非常好,已经超出了教育本身得的意义。那么,学区制的实施呢教育厅已经下发了文件,就是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区”管理体制,推行学区走教制度,进一步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特别是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在学校之间、乡县之间、城区之间、县际之间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