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甲: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里最特殊最神秘的地方,也是距离病魔死神最近的地方;但是那些常年工作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她们不畏苦脏险累,昼夜守护在重症病人身边。用柔情的双手,温馨的话语,轻盈的脚步,驱散病痛的阴霾,点燃生命的希望。
主持人乙:作为80后的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兰州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ICU重症监护室的王海晔是我省护士中的优秀代表。她曾经夺得甘肃省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医疗护理项目省级选拔赛重症监护组第一名。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王海晔专访“托起生命的坚强 ” 采访记者蔡华琳。
(录音6 5-12观察 8分23秒)
王海晔记得自己刚上班三四年,一次值夜班的时候,一名恶性肿瘤患者当天做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鼻腔胃管里一直没有出东西。等王海晔刚一接夜班,家属就说他伤口痛,王海晔按照医生遗嘱快速打了止痛的针,但是病人一直喊痛。王海晔仔细一看,胃管里没有东西引流出来,她迅速做出判断,有可能是胃管出现堵塞,如不及时处理,病人有可能残端伤口出现漏开,非常危险。结果王海晔用空针一抽,抽出来了300毫升胃液,很快缓解了肠胃的胀痛。病人其实不是伤口痛,而是腹部疼痛,只是表述有误。如果当时连夜班班的护士都没有及时发现,等到第二天大夫查房的时候,病人伤口可能就开漏,就会出现严重的腹膜炎。这件事对王海晔触动很深。(160503---003)比如像外科医生做完手术回到病房以后,那我们所有的观察护理工作基本有护士来完成。护理和病人接触比医生长的多的多。他开的遗嘱必须由我们来完成。不是说医生开的遗嘱不论任何时候都给病人给。比如说她要输很多的液体,那这个病人现在水肿了,医生不在你是不是继续输,不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我现在发现水肿我就要跟医生说,我要对他有一个提醒的,如果只是单纯机械的执行遗嘱的话,病人治疗可能处于一个延误的状态。(160503---003—1分)所以一个有专业知识,有敏锐观察力,慎独精神的护理对一个病人的康复是有很好帮助的。(160503---003—3分)护士因为是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们的观察到不到位,我们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对于这个病人的治疗还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6月,兰大一院心外科收治了一名出生仅4天的罕见复杂先心病患儿,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让患儿获得新生。手术难度大,挑战大,风险大。最终兰大一院心外科为这名患儿成功实施了西北首例手术,同时刷新了我省心脏手术患儿最小年龄纪录。手术成功后,患儿后期监护重担都放在了王海晔所在的心外科重症室。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儿相继闯过麻醉关、手术关,度过全身感染、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危险期, 40天后,曾经命悬一线的小宝宝安然出院。(160503---007-1-47)刚开始这个孩子带了20个泵。我对这个孩子护理比较刻骨铭心。(2分--25)我们每次给这个孩子换PACC贴膜的时候,至少要爬三四十分钟,当时真是觉得特别累。当时就觉得腰酸。如果PACC管子换的不好的话,会出现感染,会脱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成就感。当所有的泵变成五个,变成两个,甚至把这个泵撤下来,我们是特别开心的。抱着孩子在监护室里走动走动。(4分)等康复快出院的时候,他已经长到40多天了。(4分---40)我就觉得特别幸福。出院的时候,现在复查的时候抱到我们监护室来,让我们看看。我们见到孩子特别开心。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面对尖端复杂的仪器设备,病情复杂、生命垂危的患者,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天天就像打仗一样。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工作非常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这让很多护士定科时对这里望而却步,而王海晔一干就是十年。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有着患者家属两副重担一肩挑的两种身份,一天到晚围着患者团团转,最特殊的是晚上一宿都不能合眼,保持时刻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寸步不离。要根据病人的轻重,不定时地给患者吸痰、喂饭、清理大小便,翻身,清洗面部,洗脚,吃喝拉撒都要管,有时候这边刚清理完大便,这边就要赶紧吃盒饭,做到了谈“便”色不变。在王海晔和她的护士姐妹的精心护理下,许许多多的患者最终病情平稳、转危为安。(160503---003—3分)护士因为是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们的观察到不到位,我们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对于这个病人的治疗还是非常重要的。(160503---004)因为护士她担任的角色比较多,沟通比较多,健康教育的施教者,心理的辅导者。(160503---004----53)护士角色多,她需要掌握的东西特别多。像我们现在临床上的护士,有学的营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呀,这些都对我们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王海晔亲历过一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前一秒还带着氧气管平静地和守在床边的护士说话,就在主管护士看到患者脸色不对,从床边凳子上起身冲向床边的一瞬间,监护仪上的患者心跳指示就成了直线。当时王海晔痛苦地直流眼泪,觉得自己要是“神医”就好了,有回天之术的能力,不知能挽救多少生命。多年的护理也让她体会到生命的不易和脆弱。(160503---001---2--20)其实你要掌握很多东西。否则没有办法在临床上很好开展工作的。有一句说得特别好,病人无医则无救,无护理则无助。(160503---011-20)我觉得我们就是走在生命路两旁的人,我们其实就是每天和生命在打交道。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人走在生命路上的时候,如果他们他们踏着荆棘了,我们去帮他们缓解痛苦;他们感觉悲伤了,在流泪了,我们可以劝慰一下。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挺有意义的。你做好了你觉得自己特别有存在的价值。觉得这个岗位特别需要你。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也许患者家属永远看不到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工作有多仔细忙碌。有些连家属子女都做不到仔细的照顾护士必须做到。记得一位古稀之年的藏族老奶奶,家人喂饭不妥当,老人经常呛到,王海晔就主动去帮忙喂饭。老人头发很脏,她打来热水,准备干净毛巾,为老人仔细洗净擦干。老人每次扎针就来找她,她二话不说随叫随到。出院的时候,老人的儿子拿出200元使劲往她兜里塞,王海晔使劲儿摆手拒绝,藏族大哥用不流利的汉语夹杂手势比划着说:“你不收,就是瞧不起我们。”王海晔只好收下,出了病房就直奔住院处,将钱一分不少打进患者的住院费,让同事把单据转交给家属。老人和家人不住地双手合十感谢她们。(160503---011-2分--50)在普外科上班,给一个藏族老奶奶喂饭,洗头发。(160503---011-3分--50)这件事让我挺感动的。(160503---010-)我们特别忙,手术特别多,我们忙到快12点下班。(1分-10)一回家就哭了。(1分--50)我们当天因为工作量太大了,一个上则所坐在马桶上哭,一个睡觉的时候哭了。她们俩工作都要七八年了。(2分)我觉得太累了,干不了这个工作了。有时候重症监护室一个人晚上看三个病人,那时候工作量你就觉得没有办法负担了。(160503---3分)我感觉和正常人生活不一样,当累得时候就想放弃,我说我不干这个工作了。但是回头想想,没有一个工作是不辛苦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付出。
为了未来护理工作的需要,王海晔平时还苦练英语和普通话双语, 2011年获甘肃省卫生厅举办的“优质护理服务”演讲双语比赛一等奖。在今后的护理工作,王海晔准备一边读研,一边搞一些护理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己。(160503---005-45)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仅是练好打针发药的技能就行了,你要掌握成体系成套的知识,它一直是个独立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