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号作品
【那一碗泡面】(原创)
作者~毕廷娟 诵读~英子
在我二十七年的记忆中,最难忘的,始终是那一碗泡面……
一九九五年夏季的一天,妈妈终于忍受不了爸爸暴力的折磨,背着五岁的我,毅然离家出走。
我们坐着火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妈妈是在爷爷的【共产党员】杂志上看到的报道。说某某人如何勤政爱民,带领百姓致富。备受爸爸暴力折磨的妈妈,走投无路,抱着一丝求生的希望,带着年幼的我,来到了那个共产党员的家乡——兴城市。
下了火车,妈妈却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个人,只好带着我,住进了兴城市政府招待所。因为那里住宿安全、便宜。最主要的是,每天还有一顿免费的早餐。
住下后,妈妈就拿出那本杂志,跟服务台打听那个人的确切地址。还真的打听到了。
第二天,妈妈就带着我,带着一线求生的希望,坐上了大巴车,到了那里,有接待人员接待了我们。当然,我们没有见到杂志上的那个人(也不可能见到)。
接待人员认真地听妈妈哭着讲完了自己的遭遇和想法,耐心又委婉地安慰妈妈:“你别急奥,你的处境和遭遇,我们深表同情,可是,我们不能随便就收留你。因为,你还没有离婚,你跟你丈夫还有法定的关系和家庭义务。你还是回去跟你丈夫好好谈谈,能和好就和好吧。”随即拿出30元钱交给妈妈作为路费。我看到妈妈满脸绝望又无可奈何地接了那30元钱。我们又回到了招待所。
第三天,妈妈背着我,四处打听,找到了兴城市妇联,哭诉了半天,人家也是那句话:你还是回去和你丈夫好好谈谈吧!
她们哪里知道,妈妈身上还带着伤:出走的前一天,因为受不了爸爸的暴力,妈妈用匕首刺了自己的肚子,至今还在流血……(昨晚妈妈换衣服时我看到了的)
从妇联大楼出来,我感觉妈妈整个人都蔫了,她背着我,步履蹒跚,半路停下来,脱了鞋子,我分明看到妈妈的鞋后跟里面有鲜红的血迹,她的脚已经磨破了……
快到招待所了,妈妈在路边的小卖部买了三桶碗面。回到招待所,妈妈给我泡了面,我可是头一次吃这样的泡面啊!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闻着味儿就感觉好香呢!面泡好了,我先给妈妈吃,妈妈说:“我不饿,你吃吧。”我信以为真,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我是真的饿了。
晚上还是一碗泡面我自己吃,我说妈妈你咋不吃,妈妈还是说不饿。
就这样,每餐一碗泡面,坚持到了第四天,妈妈的干姐姐来接我们了。
后来的这多年,跟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味那一碗泡面的馨香,只是百思不得一解:妈妈怎么会老也不饿呢?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苦笑着对我说:“傻孩子,妈妈那时没钱啊,当时从家里出来时身上就只有几十块钱,坐车路费再加上给你姨妈打电话的电话费,妈妈就剩下十元钱都给你买泡面了。”
我还是不解:“妈,那你啥也不吃,你不饿么?”妈妈微笑着回答我:“招待所不是有免费的早餐(两个馒头一碗粥)么,只要你不饿着就行了”
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
这就是娘啊!这就是妈!伟大和崇高,怎是区区几个华丽的词藻就可以描绘的母爱!
二十多年,一路走来,每每想起那一碗泡面,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儿在心头。……
【定稿】
作者简介:
毕廷娟,女,1970年生人。原籍辽宁,现定居浙江。喜欢文字,热爱生活。2016年12月份,突发创作之想,先后发表了几篇散文和短诗。代表作【别花都】刊登在花都人公众号。【爱的回馈】、组诗三首【缘分、泛舟、怀念】、【让泪化作相思雨】、【邂逅美好】、【我的快乐就是想你】、【年味儿】等等一些散文和诗歌刊登在微信公众号上。还有一些关于家族的作品收录在家族平台里面。生活不是诗,但是我们可以用诗意的心境去生活。微信号:btj521402闲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