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    20

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 20

2022-01-05    04'16''

主播: ~周晓

272 1

介绍:
20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子贡的这番言论表明了他的志向。他希望自己能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子贡很难达于此境。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达到仁的境界,相当于把握并能施行仁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极难达到的境界,连孔子本人都不敢说自己达到此境。所以,当子贡说出这个思想后,孔子直言相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并非独立的个体。人在社会上生存,社会就像一张大网,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既不能挣脱,也不能逃离,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受到他人制约。为了生存,为了周围的亲人,许多时候,人都要做一些别人强加到自己身上的、违背自己愿望的事情。 善解人意 孔子的弟子子夏生性勇猛。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他和子路一直担任孔子的护卫。但子夏有个小毛病,就是比较小气。有一天,孔子外出。不久,天色阴沉,要下雨了,可是他们都没有随身带雨具,就发起愁来。走着走着,正好路过子夏的家。子路提议说:“我到子夏家去借把雨伞吧!”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很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也不心疼。难道给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我不是那个意思。”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才能长时间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