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21

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21

2022-01-13    03'44''

主播: ~周晓

255 0

介绍:
21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说:“起初,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就相信他做的事;今天,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是怎样做事的。我是从宰予这件事后改变态度的。” 言行一致,是孔子的一贯主张,自己能做到,起先以为别人也能做到。然而通过很多事例发现别人并非完全如此,而总是有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存在. 宰予改过 孔子的学生宰予善长辞令,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宰予,认为他将来会大有作为。一天,宰予无故缺课。孔子一向重视课堂纪律,不准随便缺课,便让一学生去找宰予。不多久,那个学生回到课堂向老师报告说:“宰予在房中睡得正香呢,不愿回来上课。”学生们哄堂大笑。 孔子很生气,评论道:“腐烂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雕刻的,废土筑就的门墙是用不着粉刷的,对于宰予,我们还能再批评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从前,我听到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言行一致;现在,我听到一个人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 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之后,宰予认为它是老师生气时作出的,是爱护性的批评,而不是真的要抛弃自己。于是,他主动找孔子承认错误,恳请老师对自己“听言观行”。 宰予正确对待、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并把老师的批评教育转化为力量,刻苦学习,修身养性,不断进步,最终成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