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30

紫轩堂晨读 浅读《论语》30

2022-03-10    03'49''

主播: ~周晓

270 1

介绍:
30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在这孔子首先强调处世要以“道”为准则。他认为,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有学问,有信仰,然后依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时代环境允许,就出来兼济天下;社会动荡,则保全性命,等待机会,此所谓君子不处危邦。这段话,很好地反映出了我国儒士的进退取舍之道。所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强调的是对“道”的坚守,至死不渝。孔门高徒曾子就是一个“守死善道”的典型。在曾子的一生中,一直都坚守着儒家的道统,为人处世无不谨慎小心,直至病重之时,才发出了一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的感慨,守着自己的信仰走到了最后。这里的“道”,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如果没有牢固的信仰,人是很容易在纷乱的世界上迷失的。 君子为学,目的是学以致用。有了坚定的道德信仰,才能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为了国家和社会大众利益,既不屈从于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不会被下面的阿谀奉承所迷惑,更不会贪赃受贿,让金钱玷污自己的名节。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出来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