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01——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三字经讲解101——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2016-06-14    40'31''

主播: ww_echo

1302 11

介绍:
泰勒吴老师讲《三字经》第101讲内容摘要 1 、昨天就是我们正音开始的第100讲。今天是101讲。坚持是硬道理,有水流石穿的感觉。我们已经进行了200多个字的学习了。师友们也可以把学习正音识字的经验分享出来。 2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粱。”讲春秋三传和诗经。入声字分别是曰,国,作,别,恶,谷。 十二句中四句一换韵。 3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这是对诗经十二个字的概括。三诗是指风雅颂,雅分大雅和小雅,所以称号四诗。“当讽咏”表示诗是可以吟诵的。讽着重背诵朗读,传诵的意思。讽偏重背诵,咏指吟诵。 4 、国 外面是大口读“wei”,表示教育。正体里面是或,表声更表义。简体是玉。写毛笔字的人第一竖和最后横是分开的,代表围而不死,有网开一面的意思。现在的印刷体是封闭的,像闭关自守的感觉。《说文》:国,邦也。国指邦国,类似诸侯国。大曰邦,小曰国。大的诸侯国称为邦。比邦更大叫天下。《周礼》中,以佐王均邦国。本文指诸侯国。我们现在的国只是”china”译过来的。 5 风 風 甲骨文像风吹过的感觉,风动,有动感。当风吹时,就会有惊蛰,虫子发出的声音。风动虫生。毛笔字中的风往往写成虫。风的读音也想风吹的感觉。现代解释是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本文中的风有很多说法。歌谣称为风,指民歌民,也有风气的说法。移风易俗中的风与国风更相似。曰国风反映诸侯国的风俗,实际情况。 6 雅 左右结构。右边读“zhui”,与鸟有关。左边是牙。雅有很多读音。尔雅,小雅,大雅读上声ya。读平声ya代指乌,楚国的乌鸦。乌鸦全身都是黑的,称乌。黑色转为声音“雅”。乌鸦嘴指不吉利的话。古代认为黑色是庄重雅致的颜色。纯黑的乌鸦代表正确,合乎规范的意思。雅者,正也。本文中雅指正的意思。尔雅,广雅,通雅也是代表正的意思。 7、颂 页与头有关系,公表声同时表意,生母比较接近。页,头天天想着天下为公那个公就是颂,我们的君王天天想公就是颂。颂本意为《说文》颂,貌也指容貌仪容。这里的貌代表好的容貌。曰国风,曰雅颂。这里颂和风雅是一样的。我们一般称诗经中文体之一,诗经中颂特别讲周颂、鲁颂、商颂,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词。也就是大型祭祀活动天天想着天下为公的君王来表彰他们天下为公的心和作为的乐舞为颂,只看到词,我们在吟诵的基础上大家尝试着把乐做出来,把颂用到大型祭祀活动中。比如炎帝、黄帝、孔夫子祭祀活动中都可以用颂,风雅颂最简单的可以理解为诗经中三种不同体材,对雅、颂争议不大,关键是风。今天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