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第140讲摘要:请关注正音公众号,获得更多学习信息
1、昨天正音师友建议讲唐朝文化,一个朝代十二字表达非常不容易。汉唐用了二十四个字,充分说明汉唐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汉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发展的鼎盛时期,整个中国是以安居乐业为主体。周朝治礼作乐,达到顶峰。春秋礼崩乐坏。战国不讲礼,不按礼乐出牌。要有相应的措施弥补缺失的不足。汉朝汉赋非常有名。唐朝唐诗到达顶峰,无法超越,读了全唐诗就能明白。我们学习为了自我修身、自我完善,不可能超越因为我们脱离了历史朝代。2、为什么唐诗发展到顶峰,其中隋朝建立科举一直延续到唐朝,科举分为几类其中一类专门考诗词,以诗取世。诗写的好就可以作为修齐治平为考量标准。所以唐诗变的很发达,是有功利性的刺激。就象吟诵一样有功力性的刺激就会发展很快。唐朝文化方方面面发展都很好包括书法,到现在都是我们临帖的对象,像柳宗元书法临贴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褚遂良等,但是还是以唐诗作为唐朝文化的代表。诗人取世靠谱吗?百年前与现在的诗是不一样的,唐朝诗写的好是可以取世的。读书就是吟诵,吟诵就是读书。中国传统的读书。什么是中国传统诗,就像《诗经》讲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现在人写诗没有读书人的气节。中国传统的诗是内敛的、修身的,心怀天下,学诗还是多读唐诗。开蒙中千家诗中有很多唐诗。真正的诗人发自内心、心怀天下、温柔敦厚。中国式思维做事不偏不倚、求中正。写诗基础学会作对子,对子让思维不走极端,非常中国的思维。让作诗追求中正、平和。观察很细腻,全唐诗将人类所有情感、所有景色写完了。所以是无法超越的。3、唐诗中三位代表:杜甫诗圣,诗圣是因杜甫写的诗表达的情怀像圣人一样的诗。李白诗仙,李白诗与老庄比较接近。王维诗佛,王维诗与佛教相通,空灵之感。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可以和家人回家了,这种心情下写的,这首诗为七律,古人写诗为心情不高兴时郁郁不得志时写诗。这首诗整个一气呵成,韵的韵“裳、狂、乡、阳”韵很开阔,入声字用的很准,“剑外忽传收蓟北”。“忽”短读,终于北方收复了我们终于不打仗了,“初闻涕泪满衣裳”眼泪哗哗的流下来,古人穿汉服宽袍大袖,眼泪把汉服流湿了“满衣裳”流了多少眼泪,“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个时候看看妻子、孩子哪有什么愁了。高兴得不得了,“白日放歌须纵酒”“白日”放歌,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白天去放歌。酒也喝不完了,非常快乐非常高兴,读到这里要将杜甫快乐的心情读出来。“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峡”注意读好峡,表示快。便下襄阳向洛阳”当时杜甫在成都,坐船穿过巴峡、巫峡到襄阳转陆路走很长时间才能到洛阳。要经过很长时间。现在也需要很长时间,但读这首诗感觉很快就到了,这首诗与当时杜甫心情有关。读完杜甫的诗,4、接下来选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想象力、比喻、心胸开阔程度很大气,像庄子的逍遥游昆仑展翅,像庄子讲的鸟、鱼。李白和庄子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称为诗仙。。这首诗韵为“烟、川、天”读时先打开再关上再拖韵,拖鼻音。读“看、前、川”韵母一样要拖长,这句读好会感觉景色在眼前怎么欣赏都欣赏不够,陶醉其中。“飞流直下”“直”入声字表示快。“三千尺”很高,感觉水的速度。读诗有颜色、气味、声音,还有生临其境。“疑是银河落九天”“落”入声字突出,怀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之外银河落下来读李白的诗一定要读庄子,对应读可以体会到李白的仙的感觉。5、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会王维空灵的感觉。这首五绝用的韵“空、中”一东韵,第一句“人闲桂花落,”平平仄平仄实际上是平平平仄仄。五绝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的,不要认为违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前面三个平声在一起。“”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写格律诗避免三平、三连平。但王维用了三连平,更容易产生空灵的感觉,体会“空”可以体会王维称为诗佛“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第三句用动来写静“月出”月亮一下出来了,“月出惊山鸟”,连鸟都分不清白天黑夜了。鸟“时鸣春涧中。”时鸣”鸟不停地叫,黑夜中鸟突然被惊醒了,小河上飞翔发出叫声被惊醒的叫声,感觉更加空灵。体会王维给我们空的感觉。6、唐朝诗人很多,我们就选这三个代表,三首诗体会诗圣、诗仙、诗佛。为什么写诗好可以当官,通过写诗不断完善自己,更加敏感、准确。这样温柔敦厚、观察细腻的人当官一定是个好官。诗写的好,修身修的高,可以看出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很敏锐。但光靠诗取世是不够的,到宋朝王安石时代八股文考试制度定格了。有诗的基础才能写好八股文。通过八股文很全面考察了一个人。将“学而优则仕”联系起来了。读书的最高目的是修身,为社会做事要入世。为国家、人民做事。这里的诗人和诗是传统的诗人、诗。吟诗、作诗为必修课。通过学习蒙小将吟诗作诗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严格将中国人作诗的吟诗作词方法回归。
(声明:以上文稿记录未经泰勒吴老师校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以录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