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45——至元兴 金绪歇......九十年 国祚废

三字经讲解145——至元兴 金绪歇......九十年 国祚废

2016-08-15    45'05''

主播: ww_echo

849 14

介绍:
正音第145讲摘要:请关注正音公众号,获得更多学习信息 正音第145讲摘要:今天开始学习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元朝。先来读一下‘至元兴~~国祚废’,韵角是歇,灭,狄,废四个入声韵,废在王夫子时代应该也是入声字,还有一,国,十共七个入声字,表明了对元朝的态度。王夫子是南宋末期元朝初期的人,所以《三字经》可能写到了‘迨灭辽,宋犹存’或者到‘有宋世,一同灭’,后面部分‘并中国~’是后人续写的。看一下生子。1。歇,右边是欠,与呼吸出气有关。左边是he2声。。原义是休息。《说》息 也。本文是金朝该休息了。被元朝灭了。2。戎,会意字。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礼记注疏》以习五戎。《三字经》中戎是指专门会做武器的民族,是西夏。元蒙古族擅长打仗,南边统一后向西边打。西夏族研究武器有一套,会在铁中加入一种物质,让武器很耐打。因此被称作戎族。3。狄,看甲骨文小篆,左边是犬旁,意声字,表声。古代北部民族是狄族,有赤,白等分支。本文戎部和狄部都归入了中国的版图。4。祚,左边示,是祈祷。右边zha4声,与祚读音很接近,方言读起来更像了。原义是福气福运。《隋唐演义》真主以出,隋祚不长。本文是指元朝福运没有了。5。废,看小篆从广,与房屋有关。表示房屋倾斜,延伸到倒塌。《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引申为废弃废除,《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引申为停止终止,《论语》立不足止,终道而废。本文是指元朝九十年的福运终止了。6、我们要好好体会三字经讲到元朝语气为何用入声韵,讲元朝用了24个字“至元兴~~国祚废”给人的感觉好像蒙古族就在眼前,蒙古族特点能征善战、能打这是出了名的,游牧民族拥有当时最精锐的骑兵,先把北方统一了,把辽国、金国统一。蒙古人为何灭辽、金,辽金当时已经汉化,民族汉化就文明不野蛮。打辽打金时,金灭辽蒙古灭金。金领土已经很大,灭金等于半个中国是元朝的,灭金还不够继续向南逼小皇帝跳海,一直打到广东。南宋灭了还继续打“并中国,兼戎狄”把戎和狄并到了中国,戎就是特别会做武器的民族西夏,狄是比蒙古还北方的民族。会打仗、能征善战不代表有文化,蒙古族疆域这么大不代表有文化。但是我们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国家难,九十年国祚废。接下来元朝在土地上实现了一大统,文化上不相信汉人。人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被蒙古统一的北方游牧民族,三等汉人,四等南人。也就说按照归顺蒙古人先后来分的,越早归顺蒙古等级越高。个别情况例外,但基本是这样的。我们举例说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杀了蒙古人需要抵命一命抵一命,杀了色目人也就是金国人钱罚就可以解决,杀汉人只需一头毛驴。在蒙古时代汉人地位低下。蒙古人建立元朝由于汉人未得到重视,所以在元朝对文化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因为文化是在汉人氏族里面进行文化传承,而你不用汉人文化就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这不代表在元朝时我们的读书人不去努力了,比如我们《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在元朝开私塾,教孩子不去元朝做官,编写三字经用这种方式教孩子。传承我们的文化。元朝政府发展也是有变化的,我们再三强调辽与金然后是元朝,契丹在元朝时已经汉化,包括制度参照汉人执行。辽与金到女真建立金国,金国也汉化。元朝灭金后先有有北方领土时已经汉化,元朝灭了中国兼戎狄后也就是元朝一大统时最终结果文化、管理体系、政治、经济必须要汉化。虽然不是蒙古人想汉化,但是蒙古人当时文化、生活太落后,生活不优雅,和汉族人在一起明显有缺陷,不得不向汉人学习,逐渐被汉族文化所融化,大家不要将旅游区蒙古包当八九百年的蒙古包,当时蒙古包和当时汉人住的房屋环境差远了,两者有选择一定不会选住蒙古包。元朝一大统后从思想上慢慢开始转化尊孔注重儒学,特别继承了程朱理学,举行科举考试延续了程朱理学的科举考试系统进行考试。元朝从文化角度考虑,从道统来说元朝由野蛮战胜了文明。要说以汉族人为主体汉族在元朝时期全都亡国了,汉人在汉朝是标准亡国奴,亡国可怕亡文化更可怕。元朝时期虽然亡国,但我们文化依然坚挺努力。汉人读书人还是用各种个样来传承。王夫子作《三字经》管理体制先进思想影响元朝的统治者,他们也信奉儒学,住专门推广程朱理学,说到元朝亡国可怕,亡文化更可怕。我们文化变了很大,蒙古人一大统,但我们文化还依然坚挺传承。南宋之后无中华,这也是一种说法。我们要看到元朝之后,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断改变自己不断进行融合。蒙古人从远处讲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这点我们是一致的,我们说龙生九子,黄帝生九个儿子,其中一个在北方发展,在北方发展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北方人游牧民族包括蒙古族一直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子孙。炎黄后代生活区域不同,华夏中原地带安居乐业,人们善良文明。炎黄还有一部分子孙到了大草原地带,那时生活恶劣大家依草而居,往往不够吃喝不够穿就开始争夺食物就开始打仗了。从这个角度蒙古人也是中原的一支,元朝后与汉人继续融合,融合结果谁的文化更加文明向谁靠拢,所以元朝后很多蒙古人变成汉人的习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原来就是一家人后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部分。 (声明:以上文稿记录未经泰勒吴老师校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以录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