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6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经讲解16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016-09-17    42'27''

主播: ww_echo

120 5

介绍:
正音第162节摘要: 今天上午九点会在孔圣园为千名学子举行成人典礼,恭喜这千名学生长大成人。 今天我们学习"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头. 看头字的小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页现在读ye四声古音读xie二声,人头的意思,还有一部份为豆,由这两部分组成。《说文》头,首也。头就是首先的意思和首是一个意思。韵母也一样,出现的时间不同,先出现的字是首,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头和豆声音也是接近的,韵母一样,生母t和d在古音里属于一种音。豆即表示音,也表意。页表意,豆表示人头像豆子一样的圆形。简体字的头是在大字上加两点,简化字大就是人,加两点就是人上面的部分。《三字经》头悬梁就是用的原意。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头是阳平,读时向上,圆圆的感觉。2.“悬”小篆结构一边是系一边是县,今天的简体字比小篆还要早的字一个是县,一个是心,首反过来为县,是悬挂的意思,县很早秦始皇就使用郡县制作为行政单位了。在大一统的观念里秦始皇实行集权制,采用郡县制,如果将县行政单位画成图以首府长安为所在地县就是悬挂着,表示行政单位。当县表示行政单位时“悬”的意思又加了系表达“悬”,原有的县就不表达悬挂的意思,后面简化字一个县一个心是悬,正体字结合小篆以及原有的“悬”字由三个字组成,由心字部分表示吊挂的意思。《徐霞客游记》悬者植梯接之。清朝张廷玉《明史》倒悬之。《三字经》头悬梁用的悬的本意,倒挂的意思,不是将头悬挂起来而是将自然下垂的头发悬挂起来。3,“锥”一边是金与金属有关系,一边是隹,字音传承至今没有什么变化。隹是鸟的意思,表声也表意。拔过隹的毛后一边有毛,一边是隹的形状。加金字表示用金属做成隹的羽毛形状。 《说文》锥,锐也。和《说文》同样著名同时期完成的一本书《释名》锥,利也。最早指钻孔的工具。钻孔的工具很像鸟类的羽毛的形状。《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用的是锥的原意。《战国策》引锥自刺其股。4,刺。右边是刀,左边是ci4,与现在刺发音相同,是传承的,是一种带刺的植物。看字形中间去掉刺就是木字。刺像刀一样插入。《说文》直伤也,君杀大夫为刺。《尔雅》杀也。看到刺心理很痛的感觉。有刺心,刺血。本文拿锥子去刺大腿。5,股。左边肉旁,右边shu1,与股韵母相同,古代是一种长柄前面带勾的武器,也可以做打击乐。人身上和武器比较像的部位是大腿。《说文》髀也。《论语》膝上为股,膝下为胫。《论语》冉昼寝,夫子以杖叩其胫。6,苦。上面草,下面古。这是指一种草苦菜。 《说文》大苦苓也。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苦和甜是相对的,甜发音在舌尖,苦发音在舌根,是根据舌头对味道的敏感度。引申为刻苦,克服苦。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有一种广州人喜欢的苦瓜,凉寒,克服热。 明天讲这两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