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 06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wū 乎:然?然于/然。恶wū 乎/可?可于/可。恶wū 乎/不可?不可于/不可。恶wū 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tíng与楹yíng,厉与西施,恢诡谲jué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 jū 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 jū 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参考译文: 以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不如以非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以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以非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天地就是“一指”,万物就是“一马”。 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可有它可的原因,不可有它不可的原因;是有它是的原因,不是有它不是的原因;为什么是? 自有它是的道理。为什么不是? 自有它不是的道理。为什么可? 自有它可的道理。为什么不可? 自有它不可的道理。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是的地方,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可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没有什么东西不可。所以举凡小草和大木,生癞的丑女和美貌的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来看都可通而为一。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所以一切事物从通体来看就无所谓完成和毁坏,都是复归于一个整体。只有通达之士才能了解这个通而为一的道理,因此他不用自己的成见而寄托在各物的功用上;这就是因任自然的道理。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辩者们〕竭尽心智去求“一致”,而不知道它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朝三”。什么叫做“朝三”? 有一个养猴的人,喂猴子吃橡子,对这群猴子说:“早上给你们三升而晚上给你们四升。”这些猴子听了都很生气。养猴的人又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升而晚上给你们三升。”这些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名和实都没有改变而猴子的喜怒却因而不同,这也是顺着猴子主观的心理作用罢了! 所以圣人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这就叫做“两行”。庄子•齐物论06解读(一)天地万物一匹马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是庄子的两句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几千年来,这一段文章在中国文化思想上,文学、哲学上,分量都很重。文字上看起来很啰唆,翻来覆去的,实际上是庄子文章的写法。学文学的同学,能不能简化呢?当然可以。 说到简化,就要提到宋代主持修唐史的欧阳修,当时在他旁边帮忙的,都是翰林大学士,学问好得很。既然明天就要开始修史工作,今天大家放假,出去郊游吧!郊游的时候,正好遇见一匹马发疯乱跑,咬断了缰绳冲过来,路上有一条狗,疯马一脚就把狗踏死了。欧阳修要大家把这一幕记下来,实际上,他这个主编是在考这几位编辑。结果有一个人写了二十多个字,说马发疯了,把绳子咬断了,跑过来把狗就踏死了。有一个人很节省,写了十几个字,历史上都有记载。欧阳修叹气说,照诸公这样写文章呀,一部唐史,不知道要多大一个房子来堆啊!大家问他该如何写,他说“马逸,毙犬于途”,六个字就完了。这六个字,现在年轻人不一定能读懂,可是懂得古文的人一读,这个意思就懂了。马逸,就是马乱跑,马一乱跑,毙犬于途,就说清楚了。所以呀,一部几百年的历史,堆在案头也就那么一小本。古人写历史,是很困难的,我们几千年历史,如果照现在白话文来写,那实在不得了。但是照庄子的文章来写,也不得了,喻指又非指,非指又喻指,喻马又非马,非马又喻马的,搞了半天,究竟你指马呢?还是马指你?搞不清楚。也有人专门讨论,对于“喻指非指”,我就看了很多文章了,而且现代学者也讨论,认为这个指不是指头的指,是宗旨的旨,以指喻“旨”,还引经据典。因为现在写论文就是这个办法,苏格拉底怎么说的,孔子怎么说的,某一本书怎么说的,反正有关指头的,看到书上一根半根指头,通通把它抄上去,然后引证我看了些什么书,好像学问很渊博。实际上,你自己的意思呢?我没有意思。结论呢?留给别人去做吧!现在很多文章,都学成这样。 庄子这个“指”很简单,就是指头,这一段讲什么呢?讲逻辑,讲论辩。有关论辩,我们晓得一定有五样东西,以因明来讲,有所谓宗、因、喻,另加上正合、反合。以指喻指这个“喻”是比喻,印度因明非常注重比喻,西方逻辑对此并不注重。由于人类语言文字,无法真正表达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故而用比喻。比如说我会绘画,要把我的意识画出来,那个画已经不是你的意识,而是转换过三四层以后的意识了。为了要表达人类的意识,所以佛学因明的逻辑,非常注重譬喻。那么,世界上善于用譬喻的是什么人呢?所有zong教的教主,都很会用譬喻。最善于用譬喻的是释迦牟尼fo。为什么zong教的教主会喜欢用譬喻?因为形而上的道理,很难讲出来,只好讲一个譬喻。所以,我们假使问某人长得如何?听到回答说那个家伙的脸像马脸一样,我们就一笑,反正就是脸长了,这就是譬喻。人们经常喜欢用譬喻,所以,譬喻在论辩上,是表达情识最好的方法。庄子当时的一般名理学家,像惠子、公孙龙他们这些喜欢论辩的人,都提出来说,庄子的这个譬喻不好,这叫作“引喻失义”,你用了譬喻以后,反而使人家不懂真正的意义。 我经常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年轻同学都念过,其中有一句就是劝阿斗,不可引喻失义。我们看了诸葛亮这篇文章,就了解刘备的儿子阿斗,他是非常聪明,很会论辩的;做错了事,他会盖得很好。换句话说,很会乱盖。因为他父亲当年交代他,把诸葛亮当干爹看,所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教训阿斗,说他经常引喻失义,所用的譬喻丧失了真正的意义。 现在庄子这一句话,“以指喻指之非指”,有点引喻失义。但他并不是用指头来做比方,这个不是指头的道理。所以后来的禅zong大师及《楞严jing》上的翻译,也用“指”,是“以指指月”,比庄子用得高明。禅zong后来有一部书,叫《指月录》,以指头指月亮,叫你看月,不是看指头,不要把指头当月亮。现在研究禅学的人非常多,都是抓住了指头当月亮的。拿庄子的话来批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如果你研究禅zong公案而讲禅的话,不如你绝口不谈禅,或者还可进入禅。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是庄子的名言,很多人因之而悟道,庄子这句话是表达心物一元的道理。这个心物一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以说是纯粹唯心,不过这个纯粹的唯心,并不是西方唯心论的唯心。 庄子为什么那么用譬喻呢?因为当时一般讲逻辑、论辩学的这些人,惯用一些譬喻,所以他拿来批判一番,影响后世很大。fo法到了中国之后,产生了大乘fo学,唐代的时候,共有十宗。唐朝武则天时代,华严宗鼎盛,第三代祖师叫贤首大师,法名法藏。他有一篇影响中国哲学思想的著名文章,就是《金师子章》。当时,贤首大师在宫廷里上课,宫廷的前面,摆了一个金狮子,他就用这个狮子来比方。贤首大师用金狮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狮子”。这个宇宙万物等于一个狮子一样,狮子全身,有头有尾有脚,有无数的毛,每一根毛都代表了这个狮子,但是每一根毛,也都不是这个狮子,牙齿也是一样,说明华严境界十玄门,所谓“帝网重重无尽”的道理。这同庄子以马做譬喻的观念,是一样的。 所以庄子的归纳,“天地一指也”,这个天地是一指,不是这个指头,而是这个指头所指的。“万物一马也”,宇宙万物,不过是一匹马一样。不是这一匹马,是同这个马的作用一样,这是譬喻。因此,明朝的憨山大师,有两句有名的诗:“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这个观念,也是从庄子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来的。接下来,庄子由逻辑的道理,继续批判是非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