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10

庄子齐物论10

2024-10-18    15'11''

主播: 爱心永驻🐴

30 0

介绍:
庄子·齐物论 10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吾/欲伐/宗、脍kuài 、胥xū敖áo ,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jù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jù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rǔ: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qiū /然乎哉?参考译文: 从前尧问舜说:“我想讨伐宗、脍、胥敖,每当临朝,总是放在心里感到不安,为什么呢?”舜说:“这三个小国的君主,就如同生存在蓬蒿艾草中间一样,为什么还要放在心里呢? 从前据说有十个太阳同时并出,普照万物,何况道德的光芒更胜过太阳的呢!” 啮缺问王倪说:“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 ”啮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明白的东西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 ”啮缺再问:“那么万物就无法知道了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 虽然这样,姑且让我说说看。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不是‘不知’呢? 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并不是‘知’呢? 我且问你:‘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患腰痛或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庄子•齐物论10解读人伦之道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要研究中国三代以上的上古史,庄子这里的资料不是根据孔子那里来的,而是他自己找来的资料。他说,我们上古的历史,在尧当皇帝的时候,是所谓公天下,尧要培养一个继承人,就是舜了。舜跟随尧从政,在旁边做事,由小职员上来当了副皇帝,差不多做了五十年。尧到了一百多岁交位给他。有一天尧问舜“我欲伐宗、脍、胥敖”,西南方的边疆落后地区,还有三个小的国家,宗、脍、胥敖,他们不听教化,我想出兵去讨伐,因为文的教化不行,要武的教化,强的教化。由于尧是圣人,尧是以道德从事政治的,心里头却还有这个出兵的观念,也是实在没有办法,道德教化不了,只好出兵去教训。所以“南面而不释然”,中国古代帝王素来坐北朝南,南面是形容帝王的境界,读古书读到南面称王,就是所谓王者的形容词。 中国古代方向有一定的,几千年帝王专制的时代,老百姓房子不准向正南,总要偏一点。如果向正南那不得了,你想当皇帝吗?所以只有政府机关,还有庙子,可以坐北朝南,老百姓房子正南,就有南面称王的嫌疑,有人报上去你就吃不消。尧告诉舜说,我想出兵打宗、脍、胥敖。当我坐向南面作决定时,心里头总是难过,“其故何也”,这是什么理由呢?如果这一段历史是真的,我们也看到尧舜传位之间的情况。尧讲这个话有两段的意思,那时实权已经都交给舜了,不过主要的事情都还是给尧讲一声。一方面测验舜接位以后有没有仁慈的心,一方面也代表尧的心,虽然到达圣人境界,但对于不满意的事情,还是很难平下去。“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你看是什么原因啊? “舜曰:夫三子者”,关于宗、脍、胥敖,古书上说是三个小国家,他们是被我们上古老祖宗赶出家门的宗族,也是我们的同胞,因为不听话,被赶出去了,流落边疆。 舜答复说:“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这三个小国的同胞流落边疆,是很可怜的。凡是人类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边疆,文化落后,过着原始野蛮的生活。“若不释然,何哉?”舜说你心里过不去,我心里也过不去啊!“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他说上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光明遍照万物,你的心里也是像太阳这样,凡是人类你都要爱护。现在他们这样可怜,你心里当然很难过。但是他们又不听教化,所以你想出兵,又不愿意杀,这是当然的,这就是仁慈。“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何况你爱天下万民的道德心理,比太阳还要光明,所以这个事情使你心里当然放不下啦!这一段讲人伦之道。庄子的论辩 现在我们研究到《齐物论》这一段所谓人籁,这是借用庄子自己的名词,庄子在这一篇讲到人伦之道,差不多告一段落,跟着提出人超越平常的生命,而找回自己真正生命的道理。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这一段很有意思的。啮缺、王倪这两位,上古时代都列入《高士传》,即所谓隐士,在道家都算作神仙。古代的神仙,《高士传》里的人物,都是上古修道的人。 啮缺问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你晓不晓得天地万物到了最高处基本都是相同的,是绝对的,同一的那个东西?王倪的答复是:“吾恶乎知之!”他说我哪里知道。换句话,我不知道。啮缺又问他:“子知子之所不知邪?”你知道不知道你哪个时候不知道呢?王倪说:“吾恶乎知之!”我也不知道啊。啮缺又问:“然则物无知邪?”宇宙最后最高处是无知的吗?王倪说:“吾恶乎知之!”那我也不知道。三样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后来一个成语,“一问三不知”。换句话说你懂不懂得道?他说我不知道。你晓不晓得你为什么不懂得道?他说我也不知道。那世界上没有道啰?也没有智慧啰?我也不知道。这就是一问三不知。 讲到这里,这个王倪回答了,就讲话了。哎!他说你既然这样问,虽然我实在不知道,不过呢?“尝试言之”,我给你讲:“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这三个字是庄子的文法,白话讲就是,你哪里知道?历代很多的大文豪都引用庄子这个文法,尤其是苏东坡的文章,常常来个“庸讵知”。其实这三个字也没有什么稀奇,就是说你哪里知道。 王倪说“吾所谓知之”,我如果告诉你,这些我都知道,“道”我也知道。那个知道的这个知,“非不知邪”,并不是不知道。但知道越多,就是无智慧、愚痴,懂得越多,他的愚笨越厉害。就是这个话,我所谓“知之非不知”,那是真正的无知。 “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他说你哪里知道,我说一切都不知道,这个才是真知道。这就是庄子,说了半天,这也就是禅,不知道才是真知道,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知道。这个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结论叫“智辩”,一个人智慧的论辩,辨别是非的辩论“尽于知止”。这个智辩,最高的智慧,最高的学问,论辩那个“尽于知止”,一切到那里无知,智辩是尽于知止。这是我给他的一个结论。换句话说,我们在座学佛学道的人注意啊!认为自己懂得佛法,懂得道,懂得修道,懂得什么中国哲学,等等,你认为知道的,就是你最笨,所以你的道不成功,就是头脑懂得太多。太聪明是最笨的事,人本能的那个自然的灵感,那个真智慧,不是从学问、思想、聪明来的。所以“智辩尽于知止”,这是我给庄子的结论,这个话也是采用古文的章法。 现在,再进一步,我们晓得读了《庄子》以后,人不外乎两个东西,一个知觉,一个感觉。我们的知觉思想到了最高处,完全宁静,无所不知里头,实在好像无知,那个是最高的境界。现在他把知觉与感觉,又连起来讲,庄子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看起来他在狡辩。 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 “且吾尝试问乎汝”,他说答复了上面这一段话,下面就是他借用王倪的嘴巴告诉啮缺说,你既然问到这里,我再给你讲,“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民”就是代表我们人类。“湿寝”在水里头,或者睡的地方太潮湿了,或在冷气间里头过久了。“则腰疾偏死”,腰也痛,肩膀也痛,风湿病就来了,结果风湿病会害得你死掉。“鳅然乎哉?”但是那个泥鳅同水里的蛇呢?一天到晚睡在水里,也没有腰痛也没有风湿痛,他说可见是感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