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07及解读

庄子人间世07及解读

2024-11-07    45'28''

主播: 爱心永驻🐴

67 0

介绍:
庄子·人间世 07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rǔ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tǐng畦,亦/与之为/无町tǐng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参考译文:颜阖被请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傅,他去请教蘧伯玉说:“现在有一个人,天性残酷,如果放纵他,就会危害我们的国家;如果用法度来规谏他,就会危及自身。他的聪明足以知道别人的过错,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过错。遇到这种情形,我怎么办呢?”蘧伯玉说:“你问得很好,要小心谨慎,首先你要立得稳。外貌不如表现亲近之态,内心存着诱导之意。虽然这样,这两者仍有累患。亲附他不要太过分,诱导他不要太显露。外貌亲附太深,就要颠败毁灭;内心诱导太显露,他以为你为了争声名,就会招致灾祸。他如果像婴孩那样烂漫,你也姑且随着他像婴孩那样烂漫;他如果没有界限,那么你也姑且随着他那样不分界限;他如果无拘无束,那么你也姑且随着他那样无拘无束。这样引达他,入于无过失的正途上。“你不知道那螳螂吗?奋力举起臂膀去阻挡车轮,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胜任,这就是太自信自己能力强了。要小心,谨慎啊!你若总是夸耀自己的长处去触犯他,就危险了。“你不晓得那养老虎的吗?不敢拿活物给它吃,怕它扑杀活物时会激起它残杀的天性;不敢拿完整的食物给它吃,怕它撕裂食物时会激起它残杀的天性。知道它饥饱的时刻,顺着它喜怒的性情。虎和人虽是异类却驯服于养它的人,因为能顺着它的性子。至于它要伤害人,是因为触犯了它的性子。“喜欢马的人,用别致的竹筐去接马粪,用珍贵的盛水器去接马尿。恰巧有蚊虻叮在马身上,爱马的人出其不意扑打蚊虻,马就会受惊咬断口勒、毁坏头上胸上的络辔。本意出于爱而结果适得其反,这可不谨慎吗?”虎性 马性 人性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上面两段一正一反的理论之后,蘧伯玉又告诉颜阖心理养成的事。他说,你有没有见过养老虎的人?要喂老虎吃牛肉的时候,宁可煮熟给它吃,不敢给它吃生的肉。如果丢一只鸡进去,它必须要把这个活的生命弄死了才吃,“为其杀之之怒也”,这样会养成它杀生的习惯,而且有时候也养成它斗争的习惯。同时也“不敢以全物与之”,宁可先剁开,给它到嘴巴里就吃了。“为其决之之怒也”,如果给它一整个的,它还要用牙齿啃咬,用爪子按那个东西,有时候咬不下来,发了脾气,就会出毛病。个性坏的人,就像这个老虎一样。“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养这些动物很麻烦,要晓得它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饱,更要了解它怎么样会发脾气,怎么样才不会发脾气,养老虎就要注意这些问题。“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老虎是动物,动物脾气都很坏,瞋心也大,这就是变成动物的原因。老虎跟人不是同类,但是它对于养它的人蛮好、蛮乖,因为给它吃的嘛!而且养老虎的人,顺着老虎的性情兴致而养,有时候老虎发了脾气也会吃掉养它的人。惹到它时,不管你养不养,照样把你吃掉,此之所谓禽兽。这一段对于研究心理学的人,发挥起来就很多。其实庄子讲得很客气,老虎与人不同类,并没有说人比老虎好啊,人里头有兽性,兽里头也有人性。上一次在那个宗教展示中心,有一位同学就问了,为什么密宗塑的佛像,多半不似人样,而像动物的样子?我们显教的佛像,塑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庄严,看什么样子漂亮,就照那个样子塑。密宗的佛像,有时候是人的身体,野兽的脑袋,或者脸,又有爪子。他问这是什么道理?我说这很简单嘛!告诉你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就有人性,究竟是人性善良,还是兽性善良,不可知。这个话头,你去参一参看!你不要认为人这个样子才叫作漂亮,世界上的其他众生看到我们人这个样子,认为很难看。别的动物四只脚,我们人只有两只脚,别的动物圆的,后面还有两只眼睛,我们人这个动物,扁的,只有前面两只眼睛,后面都看不见。所以,人这个动物笨得要死,只看前面,不能够看全面。说到密宗那个佛像,是个大话头,里头有道理的。那个同学听了,好像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是不是真的大悟了,我也搞不清楚。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古代的时候,那些喜欢养马的人,看见马尾巴一翘,就晓得它要大便了,立刻把箩筐放在马后面接大便。马粪也有用处,还是药呢,也可以做燃料。马要屙尿的时候,用海边那个蛤壳(蜄)来接它的尿。马尿也是药,也有用处。吓!你看人为了马,又要给它洗澡,又要给它剪毛,又要给它喝酒,又要给它吃豆子,那个爱它真不得了,那比爱自己的爱人还爱。“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人们这么爱这个马,这么照应它,马对人也好,看到你,它把脸贴到你的身上擦两下。人说,你看这个马多可爱啊,它好爱我啊。人就是爱被人家骗的啦。马这样亲他两下,就说多可爱啊、多好。结果有个蚊虻来咬这个马,这个人看到了,“而拊之不时”,为了爱这个马,拿那个苍蝇拍,啪……打到马身上去。马被他一打,咚,头转过来一踢腿,就把他踢死了。马屁拍到马腿上,因为他打的地方不对了。“则缺衔、毁首、碎胸”,然后马把那个缰铁也咬断了,马后腿这么一踢,踢在他的胸前,他就受伤了,云南白药都治不好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这两句话要注意,是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各有自由的意志,老虎、马、各种生物也是一样,他那个习气来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习气的根发起了,什么都转不了。“意有所至”,一个人心意专注在那一点上,着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他说岸在哪里啊?苦海茫范,回头岸如何去?什么般若呀,真如呀,都没有用。所以“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明知道你爱他,有时候因为他自己的需要,那个力量一来,就忘记你爱不爱他了。夫妇之间,父子之间,兄弟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真的很难相处。人跟马、跟老虎,没有什么两样,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我们再看,历史上的大奸臣,譬如曹操、秦桧,清朝的和珅、明珠宰相,等等,这些最有名的人物,为什么会成为大奸臣?有些在皇帝前面一当权都几十年!那个皇帝硬是离不开他,因为他就是懂得这个巧妙,“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历史上奸臣杀忠臣,真的是奸臣要杀的吗?都是那个老板要杀他。要杀岳飞的,并不一定是秦桧啊。是那个宋高宗受不了,只是皇帝不好明讲,而那个奸臣已经懂了,是皇帝的意有所至,想这样办,那我秦桧就给你办了。所以皇帝越来越舒服!嘿!他真懂事。奸臣很难当哦!当然我们不要学奸臣啦!奸臣太懂别人的心理了,所以大奸臣也好,大忠臣也好,历史上有个名言,就是要“揣摩上意”。上面领导人的意思,要好好地揣摩,揣摩就是研究。不要说上面的人,有时候学生们没有弄懂我的意思,我就骂了,老虎脾气我也发了,告诉你“再说、再说”,那就是不一定同意。有时候我说“好、好”,因为我正在忙,那个“好、好”是不大同意啊。他一听就说,老师说好,就是答应了。那我那个马头不冲过来吗?那个马腿不一脚踢过去吗?所以,揣摩上意多么重要啊。不要说揣摩上意,两夫妻、两个好朋友,要真懂得对方的意思,才不容易哪!之所谓知己之难,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入世做人了,也可以做大事业了。有些青年朋友埋怨,自己的才华是如何的了不起,就是运气不好,这些长官不认识我。不是长官不认识你,对不起,是你不认识长官,你不懂得长官“意有所至,爱有所亡”!这两件事是重点,也是最难的。《人间世》是庄子的密宗哪!传给你的是人道上面的密法,所以说,“可不慎邪!”他说你要谨慎啊!三段故事讲完了,庄子的妙就是他东一下、西一下,禅宗后来都学他的这一套,东一段故事摆在那里,西一段摆在这里,都不下结论。如果他下了结论,就没有价值了。庄子的三段故事说下来,你怎么样去看?像一个水晶球摆在那里一样,四面八方去看,角度不同,颜色也就不同,理解就不一样,这就是《庄子》之妙。虽是三段,但是每一段并不独立,是连贯的,你要仔细去读,仔细去参。从颜回开始,三段都连带下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转捩不同,每一段又是不同单元的故事,所以《庄子》是千古的妙文。现代年轻人的白话文,都是用这个三段论的方法,可惜不是庄子的文章,上不及老子,下还不及孙子呢,那就是诸子百家中的“儿子”吧。所以上有老子,中有儿子,下有孙子,三代都有。
上一期: 254诗经大雅板
下一期: 庄子人间世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