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段子,我觉得有点意思,他说,如果你们公司招人,两个人只能选其一,此刻你拿不定主意到底选谁,这个时候,你就考一考他们的写作能力,会写文章的那个一定会更好,因为他有分享精神,能够号召别人,容易与别人合作,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既然说到写作,我们到底要写什么呢?肯定是要写自己熟悉的,只有印象深刻,写作的时候才会有料。万一遇到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好写的时候,读书是一种自救的好方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会唤醒你的灵感。
有了写作的题材,怎么写也很关健,平铺直叙,一定不会受欢迎。要从独特的角度去写,才可能写出新意。比如像《三体》,《北京折叠》就是从科幻小说的角度,令人眼睛一亮。但我们人一般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这个独特的角度,是咱们喜欢写作的人都应该思考的。比如说,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有些时候真不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那么你可能要强制自己去看他们喜欢的电视剧了,实在看不下去,那就打开“弹幕”,可以看一看年轻人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吐槽什么,这或许就成了你想要写的素材。
写作与文学的关系密切,本质就是说故事,要想说得好听,只有多读文学作品。然而,现在的手机太好玩了,时间分配不够,想精读那些大部头的文学作品很难做到,那么怎么办呢?我是这样处理的,以前我家里有很多连环画,连环画它浓缩了书中精华,几部文学作品,不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看完;另外,通过听书的方式,也可以去了解更多的作品,如得到的“每天听本书”就是高度的浓缩版;看电影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当然这样的“快餐”方式不是那么营养均衡,但是不至于饥饿困扰。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咱们才会有写作的动力,文学大家们的思路,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模仿的。
还有一个就是选材的问题,题材要尽量满足大众的需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应该树立一个集体观念,写作是要给人看的,不是记日志,不能太随心所欲。 写作语言的书面形式,既然是书面形式,我们就要讲别人容易听懂的话,写作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堆砌,使用的不恰当,不像在讲人话。所以,想要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要会好好说话才会有人听。另外,文章的节奏感也很重要,不要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所以要有头有尾,前后呼应。尽管有跌荡起伏,但主旋律始终不变,这样的文章可能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几个字“多读、多写、多分享”。(写公众号会有点难,因为没有多余时间去修改,今早要去参加写作课,只能匆匆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