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空中杏坛第十讲 紫林 张仲景伤寒心法——应天的智慧

珞珈山—空中杏坛第十讲 紫林 张仲景伤寒心法——应天的智慧

2016-03-04    118'18''

主播: 武汉大学-珞珈山

1744 44

介绍:
主题:紫林“以医入道”专题 张仲景伤寒心法——应天的智慧  主讲:紫林书院 紫林先生 时间:2016年3月3日晚19:00 地点:“珞珈山-空中杏坛”微信群 主持:曾彦惠 朱浩浩 嘉宾:李瑞峰医师(天道)、包强(月明)、吴伟(梧桐)、秦商夏 紫林先生简介: 台湾台北市人。依循自然万象,本于《伤寒杂病论》,援引私淑高人智慧,揉合而成个人的中医心得。铭感西谚「You are what you eat」,以医药知识「化家常」为纲领,主张「食必天然」,创立紫林书院,推而广之。并志于经世致用,整合中医知识、阴阳五行智慧为体,落实于技术、产品研发为用,创办迦鸿达智识研发团队,兼任知识长。 讲座资料: 紫林中医体系是台湾紫林先生探研《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研究成果,从日常的所思、所感、所悟中,俯察宇宙运行大道,洞悉人体运行奥秘。 讲座中,紫林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习医的目的就是仲景所说的“上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紫林先生展开 “应天”这一概念,认为应天是顺应天地之理,道法天地自然,而这种“应天”根源于日常的饮食作息当中,用以体悟古人养生、疗疾的智慧。紫林古经方中医乃是遵循天地循行的规则,从最基本的阴阳五行六气开始,结合物理、化学等格致之学,审视中医学理层次的架构,诠释了纷繁复杂的中医理论,并以此指导医“术”的展开,构筑古人微言大义与当代文化差异的桥梁。回归源头 在演讲的主体部分,紫林老师以「一体两面」、「三层剖析」思维指出天地之间有六气,而对应于人便有六经,展示了自己整理编制的六經流轉時辰圖,表示《傷寒雜病論》對於「六經」在人體流轉的描述,并对人体所应采取的养生策略进行了讨论。紫林老师指出了后世流行的子午流注所存在的原则性错误,指出脾胃才是关注的焦点,主食是维系身体的很好的食材。提出,每个人应该每餐吃饱主食,特别是大米。粳米,无论是作为药材,还是调养的效用上,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即药食同源的道理。优质的食物,同时也是良好的药材。 对于今年上半年少明相火司天,其特点是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常常会有上半身发热,甚至出血的倾向,紫林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养好胃气,把白米饭吃饱吃足。特别向大家推荐了神奇的“太极米浆粥”。 在提问与讨论阶段,紫林老师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紫林中医与其他中医不同,紫林老师认为主要三点:紫林中医是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研究对象;对阴阳五行逻辑哲学的结合,应用与验证;与当代其他自然社会科学进行碰撞结合。 对于五运六气的科学性,紫林老师说阴阳五行除了应用于预测天气之外,对于流行色彩都可以用阴阳法则进行研究,甚至还可以应用于金融等方面。对于上火、长痘痘、易感冒等等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紫林老师给出了家常保养的方法。对现代“三高”,紫林老师认为不是营养太好的缘故,而是营养不均衡。对白血病、癌症、抑郁症等的回答中,紫林老师给出了对健康的定义,即心火与肉体的结合率,结合率高则癌症等疾病不容易发生。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心火。紫林老师还在此处推荐了清心滑蛋粥,说此粥能降心火,对失眠有很好效用。 大道至简、大言希声。紫林中医医理已臻于“一以贯之”之境,学者籍此能保身长全,进而保育家人健康。能得此医理,夫复何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