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哲学的检证》
主讲: 杜保瑞 教授
时间:6月2日
地点:珞珈山-空中杏坛微信群
主持:姜含琪 刘海成
杜保瑞简介:
著名学者,台湾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经历:
中国青年团结会会长
淡江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
佛光山佛学研究所授课教师
慈明佛学研究所授课教师
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华梵大学课外活动组组长
华梵大学哲学系主任
华梵大学文学院院长
中国哲学会秘书长
中华民国易经学会理事长
台湾大学学务处课外活动组主任
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
台湾大学学务处 副学务长
台湾大学学务处学务长
佛光山丛林学院授课教师
专书著作:
杜保瑞,《刘蕺山的功夫理论与形上思想》,(台大哲学所硕士论文1989年02月)
杜保瑞,《论王船山易学与气论并重的形上学进路》(台大哲学所博士论文1993年06月)
杜保瑞,《庄周梦蝶》(台北书泉出版社1995年02月)(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7年4月)(五南图书2007年1月)
杜保瑞,《反者道之动》(台北鸿泰出版社1995年07月)(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7年4月)
杜保瑞,《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08月)
杜保瑞,《基本哲学问题》,(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年08月)
杜保瑞,《北宋儒学》,(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初版)
杜保瑞-陈荣华合著,《哲学概论》,(台北:五南图书,2008年1月初版)
杜保瑞,《刘蕺山的功夫理论与形上思想》,(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杜保瑞,《论王船山易学与气论并重的形上学进路》,(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初版)
杜保瑞,《南宋儒学》,(台湾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初版)
杜保瑞,《中国哲学方法论》,(台湾商务印书馆,2013年8月初版)
讲座资料:
儒释道人生哲学,东方哲学形态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有两点特质:一方面是可以有所操作的,所以是实践的;另一方面又是有理论的,所以是哲学的。实践哲学的检证问题是知识论问题,虽然东方哲学存在已久,但以知识论的问题意识切入却从未真正进行过,虽然西方哲学的知识论存在千年,但以实践哲学为对象的讨论也从未发生过,故而,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系统的完成不等于系统的证成。就理论在系统上被一致性建构而言,儒释道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只不过我们要追究是什么样的系统可以把东方哲学说清楚,能在实践中实现了才是真正的证成,这就涉及检证性问题。首先应明白,哲学体系是如何被创造的?这需要把中国哲学划分为:入世的哲学与出世的哲学。其次讲如何来检证体系?检证是实践的检证和系统理论的检证。修行者在实践中的检证与系统的理论检证是可以汇通为一的,因此人是检证问题的中心。检证活动中的人有不同的分类:创造者,实践者,检证者,研究者。
创造者的检证问题。就创造者立场言,他的理论就是亲证之后的言说,不论是谈此在世界的理论还是有涉及它在世界的理论,创造者不论是就此在世界有强烈的价值实感而发为言说,或是就它在世界的知识有实际实践的亲证而发为言说,实感与亲证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既已有实感与亲证,则其自己的理论必是真理且是绝对的。实践者的检证。入世哲学的实践者检证可以通过人物品鉴的方式,以发掘实践者工夫、实践是否到位,《人物志》、《菜根谭》等可以提供许多文献材料。出世世界的实践者的检证,可以通过实践者的言行举止、容貌仪态有一定程度的检证。检证者就是品鉴实践者的人。诚恳度是检证者最重要品质。
系统推演的检证:
重点是宇宙论、本体论的检证问题。儒家宇宙论无有太多检证必要,其重点还是本体论的价值意识之所以为真的思辨讨论。道家老子的宇宙论也是经验现实世界的理论,其中有类似宇宙发生论的说法也仍十分简易也没有太多检证必要,其重点也是价值意识的本体论。佛教宇宙论有两大议题,一为生死问题、一为现象问题。价值意识发生自创造者的智慧领悟,领悟是一独证之知,是选择的结果。对价值意识的检证就是要去行动,但在之前要有正确的理解。能够理解才能真正的坚持。
杜老师最后总结说,儒释道三教是不可比较的,无有高下真理之分,因为不同理论系统有其各自适用性跟选择性。就检证而言,应分清此在世界与它在世界的理论检证。此在世界的检证只需要有理解准确和诚恳态度。它在世界的检证落实在实践者的言行、行仪的检证。实践者的类型有种类型:创造者,实践者,检证者,研究者。就创造者,应研究创造者与他说言说理论的关系。实践者的身份是信仰者,实践者的实践的成果可以证成理论系统的真理性,所以实践者是重要的。研究者在做检证的诚恳度非常重要,可以做出对此在世界理论的实践者的检证,但是对它在世界理论的实践者的检证则只能落实在实践者的行仪的检证。中国很多智慧宝典是检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