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君请择於斯二者。”
【注释】1、免:免于侵犯和危险的意思。2、邠:古同“豳”,音bīn,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2、属:召集、集合之意。3、耆老:耆,音qí,六十曰耆。老,七十曰老。凡一地之年老者统称为耆老。4、归市:归,趋也;市,集市。
【译文】
滕文公问:“我们滕国是个小国。尽心竭力地服事大国,仍然难免于祸害。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过去周太王曾居于邠地,狄人不断进犯。把兽皮丝绸送给狄人,还是免不了入侵。把宝马名犬送给狄人,同样免不了入侵。把珠玉财宝送给狄人,依然免不了入侵。于是召集族中的老人告诉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的疆土。〔土地只是养人之物,〕我听说:‘有道德之人不用供养人类的东西去害人。你们为什么担心没君主呢?〔狄人不也可做你们的君主吗?〕我将离开这里〔,免得你们受害〕’他于是就离开豳地,翻越梁山,在岐山脚下重新筑城定居下来。邠地老百姓说:‘他可是位仁义之人啊,不能失去这样的领袖。’跟随他的人像赶集一样多。
“也有人说:‘这是世代相传的土地,不能自己能随意决定而把它舍弃的。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要离开。’
请您在这二者中选择其中的的任何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