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朱弦玉磬— 刘丹颖

【第九周】朱弦玉磬— 刘丹颖

2021-11-15    11'27''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404 6

介绍:
编辑员:庄凯纯 后期员:陈瀚楷 BGM:《Goodnight Star(一个人的星空)》——dylanf 末尾曲:《变废为宝》——薛之谦 我们都在慢慢长大,都在悄无声息中变成了大人,不开心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星星吧!请允许自己短暂的难过,那是漫长人生中能偷偷喘息的机会!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刘丹颖,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朱弦玉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小提琴。 一、发展历史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在管弦乐队中是最重要的乐器。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小提琴制作家,如阿马蒂、斯坦纳。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在非常遥远的远古时代,不同的民族其实都发明创造了自己的弓弦乐器,比如流传于西班牙一带的吕贝克,还有斯拉夫以及日耳曼民族的菲德尔,这两种弓弦乐器后来传入了意大利,在16世纪30年代左右,经过意大利的弓弦演奏家以及民间艺人的改进、并融合本民族的特点,就形成了小提琴的雏形。经过两百多年的传承由原来的三根琴弦发展为四根琴弦,赢得了世界各国喜爱小提琴的人,也涌现出了很多小提琴家。有一个关于它由来的传说:一名音乐家在河边散步时不小心踢到什么东西,发出了非常美妙的声音。音乐家低头一看,才发觉是只空的乌龟壳,于是音乐家受到启发,用木头制作了一把龟壳形的琴,几经演化,终于变成了现代的小提琴。在小提琴数百年的历史中,诞生了风格不同的演奏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塔蒂尼、维奥蒂为代表的意大利学派。 二、特点 小提琴由云杉木制的面板和枫木制的背板作为主体结构,面板与背板中,有音柱相连,乌木制成的指板则随着历史的演变不断加长,以更宽的音域来满足作品的要求。小提琴是四弦乐器,四弦音调沉闷,微有沧桑之感,三弦音调温和,如春风拂过心头,小提琴十分悠扬、动听的琴声把作曲者的思想感情流露的淋漓尽致,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那曼妙的乐曲声,有时高昂,有时悲伤,有时又陷入沉思,有时还会让人心旷神怡。小提琴比较接近于人声,所以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优美的音色和出色的感情表现,一直收到演奏家和听众的喜欢,几乎所有我们熟悉的伟大作曲家都为小提琴谱写了作品。小提琴的基本音色特点可以分成三大类:首先,阴柔之美。其音色含蓄典雅、细腻集中、甘醇华丽、忧郁神秘;其次,阳刚之美。其音色浓郁豪放、浑厚深沉、圆润明亮、浩然大气;最后,中庸之美。其音色宽松温暖、厚亮有度、刚柔相济、中庸诙谐。小提琴是以高音区为主旋律,她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既能配合其他乐器合奏,又能独奏的同时还能自行演奏和弦,适合演奏各种乐曲。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并冠以“音乐皇后”之美名。 三、评价 小提琴之所以能在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其声音接近于人声,更重要的是它极其丰富的音色效果和细腻的音色变化,因此,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情感表达。小提琴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优美的小提琴旋律,飘扬在这星光璀璨的夜空。月光洒落小提琴上,也让琴声更加动情。季节变换交替,优美的琴声都会准时出现。一个人,一把琴,静谧的画面和听不厌的旋律,式样独特的小提琴,月光下映射出水晶般光芒。经历过怎样故事,就能奏出怎样出尘脱俗的曲。小提琴需要与演奏者相互依存。只有演奏者与小提琴完全融为一体,做到人琴合一,才能发出美妙动人的音色。小提琴演奏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很多问题都是经得起反复琢磨和推敲的。几百年来,演奏者和教育家不断地反思和创新,才有了我们在小提琴上的演奏技巧和情感方面的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今天《朱弦玉謦》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刘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