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周】《几里锦食》—洪桐铎

【第十九周】《几里锦食》—洪桐铎

2023-03-19    12'13''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366 1

介绍:
编辑员:赵佳佳 后期员:柯玉祯 BGM:island——一只影子YZYZ 末尾曲:云压雨(微醺版)——陌九 “少年一贯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且不转弯,要盛大要绚烂要哗然,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号去撞现实的冰川,要当烧赤壁的风,而非借箭的草船要为一片海就肯翻越万山!愿我们都能成为烧赤壁的风!”大家好,欢迎收听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洪桐铎,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几里锦食》,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霞浦。 一、别有风韵的景点 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霞浦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慢生活似乎更让人向往。在这里,早上我们可以赶早去花竹村看日出。即使你劳累一天,一宿未眠,眼前的美和温柔,都会让你觉得不枉这一夜未眠的等待。等到天亮的时候,你会发现东壁村的小路满是鲜花,花虽小,但每一朵都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上拍拍照,等你回头翻看,会发现许多画面美得就像是日漫里的镰仓。晚上,在小皓山,我们静静地等着日落,或是海水没有涨潮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滩涂捡捡小螃蟹、小贝壳。待到黄昏时,日落跌进了迢迢星野,橘红色的天空却让人如此留恋。这时总会让人想起阿赫玛托娃的那句“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四月的清爽如此温情。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不过这里最美的还是四礵列岛。有人说这里像光遇岛,有人说这里像现实的塞尔达,总之它离人群很远,像是无人抵达过的海洋尽头。当你踏上这座岛时,才会突然发现,孤独与浪漫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是藏在梦里的岛,整个岛被草甸和断崖悬壁包揽,曲折的海岸线就像巨龙一样盘卧在蔚蓝的大海。岛上的风很大,大到全是自由的味道。 二、独特的民族风俗 霞浦造型艺术是劳动者自发的艺术创造,是霞浦百姓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后,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民间乡土气息,既饱含凝重、厚朴的中原文化特质,又有飘逸、灵动、秀美之特色。其中畲族刺绣是大特色。畲族刺绣,俗称“绣花”或“做花”。畲族刺绣几乎全由男性专业裁缝工匠所兼工的。其主要品种是服装刺绣。其绣路层次分明,纹样华美而多有吉祥寓意,既是令人称羡的服饰艺术,又是引入注目韵民族标志。 “霞浦式”服饰刺绣的最大特色在于完全采用了手工平绣。在霞浦传统畲族风俗中,畲族人在结婚前发红帖请刺绣师傳到家为新婚的畲族姑娘,做4套新娘子穿的不同款式、花样的衣服,以及服饰。大约需一个师傅和三五个徒弟在主人家里耗时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霞浦畲族刺绣艺人匠心独运,造型,用色,运针都独具特色。 三、不可错过的美食 霞浦晚熟荔枝:具有迟熟、醮核率高、优质等特点。近年来,在县科技局指导扶持下,改良品种、科学管理,产量不断增加,年均采摘量8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为果农增加了收入。 霞浦海带:当之无愧是全国最好的海带,其口感之美,质量之优,举世无双,是集佳肴良药于一体的珍宝!由于霞浦县海域不存在工业污染,同时海带养殖的区域,都和大黄鱼等海水鱼养殖水域相邻,拥有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让霞浦海带不论从形态、口感、营养,都优于国内其他海域生产出来的海带。 霞浦紫菜:霞浦是“中国紫菜之乡”,全县养殖面积4.7万亩,紫菜产量近万吨,产值2.5亿元,养殖量居全国沿海县第二位。霞浦县是我国南方最早养殖海带、紫菜地区。海带和紫菜主产区生态环境独特,产品无论从形态、色泽、营养、口感等方面都优于同类产品。2008年,全县紫菜养殖面积11.46万亩,产量17.05万吨,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沿海县前列。且产量高,品质高的特点也深受广大紫菜爱好者的喜爱。 以上就是今天《几里锦食》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洪桐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