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几里锦食》—周韩俊

【第九周】《几里锦食》—周韩俊

2023-12-09    12'46''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51 3

介绍:
编辑员:林静纯后期员:唐雨淳BGM:《泪光✧》——一束末尾曲:《倒带》——蔡依林 走进自然,让那灿烂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旅程,让那清澈的山泉洗去心灵的污垢,让那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生活,让那绚丽的云霞编织我们的梦想,让那拂摇的清风托起我们的希望,让那天籁的神韵为我们美好的未来祈祷。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周韩俊,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几里锦食》,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苏州风光。一、别有风韵的景点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是夜,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也有说是月影穿过上方塔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一串。苏州人出游石湖,盛况空前,其时大小船只倾城而出,游船、灯船交识如梭,湖面上室歌喧闻,岸边摊贩林立。蔡云《吴故》诗日:“行春桥畔画侥停,十里秋光红寥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传说农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神仙庙在阊门虹桥下塘,即原福济观。旧时每逢四月十四日前往神仙庙进香膜拜者络绎不绝,其中尤以妓家、医家、药业为最狂热。传是日吕洞宾混迹于熙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故人群特别拥挤,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许多小商小贩也纷纷前往阖门内虹桥至皋桥一带,出售泥人玩具、花草盆景、鱼虫花鸟等小商品。如今进香神仙庙的迷信活动已绝迹,但轧神仙的习俗却相沿未易。每逢轧神仙之日,神仙庙附近仍然是人山人海,各类日用、观赏的小商品应有尽有。“轧神仙”实际已成为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三、不可错过的美食 苏州的生煎包是一种非常受人们喜爱的小吃,外表和包子很像,但放在锅里煎熟。它的外皮酥脆,里面的馅料也很香。生煎包的馅料丰富,有鲜肉、玉米、荠菜等等。刚出锅的生煎包最好吃,形态饱满,冒着诱人的热气,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包底金黄脆香,馅心汤汁饱满、味鲜浓郁。生煎包的皮很酥脆,上面撒一层葱花和芝麻增加香味,咬一口里面的肉汁很浓郁,让人回味无穷。松鼠鳜鱼是苏州的一道名菜,以鲑鱼为主料制作而成。这道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肉质鲜嫩,炸得酥脆,外焦里嫩。松鼠鳜鱼是苏州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也是苏州十大名菜之一。品尝松鼠鳜鱼,外脆里嫩,酸甜适口,是一道开胃又美味的佳肴。响油鳝糊是苏州的一道特色菜,看似是家常菜,但实际上大有讲究。它的特点是鳝丝粗细长短匀称,搭配苏州水旺的水稻,味道鲜美。响油鳝糊的制作过程独特,需要将鳝丝与米粉、黄豆芽等配料混合搅拌,再炸至金黄色。这道菜口感酥脆,味道香辣,是苏州美食中的一道瑰宝。 以上就是今天《几里锦食》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周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