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流文溢彩》—肖泓娜

【第十周】《流文溢彩》—肖泓娜

2023-12-09    13'20''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51 4

介绍:
编辑员:王浚弘后期员:唐雨淳BGM:《钢琴曲》--天才小钢琴末尾曲:《寻人启事》--徐佳莹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正如史铁生所说,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生命如一条孤独的溪流与漫漫长夜流淌于漫漫白昼,欲灵魂自由,唯有将光亮寄予自己,欲划开黑夜的寂寥,重迎黎明的曙光,唯有迈向黑暗,直面苦难。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肖泓娜,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流文溢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阐述了少年孙光林成长经历,作者以一个少年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写出了一个关于四代人的故事。其中,不乏亲情友情更充斥着黑暗、极端、野蛮,也充斥着少年人的纯真与质朴。他细腻地刻画了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名叫孙广财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家中的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又叉向了各自的方向。他借细雨写下“好像我们总是会在细雨中呼唤,也许是亲情,或者是友情和爱情,我们总是害怕,孤独迫切地需要一个人的出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在某个人、某件物上,一旦其遭受摧毁、不再能复原为从前的模样时,就会陷于悲伤之中,直至再次寻觅到一个和其相似,却又不同的有吸引力的人或物。我们会和孙光林一样找到会温暖自己的人的,别迫切、别害怕,该出现的总会出现。他以自尊写下“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余华的书保持着一贯的“将快乐留给自己,将眼泪留给读者”的风格,跟随他的文字,好像能够眼睁睁看着他笔下的人物一个接连一个倒在了我的面前,何其悲鸣。他从理想写下“当我们想成为城里人时,城里人却在想成为歌唱家。”他从时间写下“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他从生死写下“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于是我找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细雨中呼唤,呼走孤独唤来温暖;孤独中自立,以寂寞折磨换维护自尊。理想中明晰,时间中知晓,生死中感悟。故事的情节碎片随着亮灯放逐的光芒,冲破了桎梏。洪水般的苦涩记忆势不可挡地,蜂拥而至,将我淹没。沉沉浮浮,我在这片苦海中不断探索。我极力探索,穿梭于每条人物线之间。眼前浮现出祖父孙有元步履蹒跚地走在小路上的安逸图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他等来了一生的归宿一死亡。我见他心甘情愿地死亡,我试图用纸页上印有的泪迹发出呐喊。可惜生与死的节奏掌握不在读者,文字还在平静地叙述着,他的死亡不可抗拒地来临,化作水滴消失在空气中,滞留于一片灰暗之中。我同孙光林一般,无力地接受这个人物的最终走向,心中涌上的悲哀使我泪流而下。行至“出生”这一节点,我无法承受眼泪的滚烫,荒唐地想用遗忘掩盖文字的刻骨铭心。令人眩目的阳光照耀在母亲身上,蓝方格头巾被风裹着,飘至半空。忍耐丈夫的背叛,淡漠儿子的沉闷,一生吃尽苦头,也只在弥留之际爆发,随后便沉溺于寒冷的冬季中。灯暗后,熄灭了人物的生命,让我心生无限的感慨,拼凑这些杂乱无章的记忆,内心充满了苦涩与悲哀。我将继续封存这本书的记忆,不会遗忘,也不愿拨开。余华用最朴素的文字,描绘着人间最平凡的生活,有温暖,有坎坷,更有让无数读者共情的人间疾苦。苦难是避无可避的,在苦难中扎根大地,在苦难中抽枝发芽,在苦难中开花结果。以上就是今天《流文溢彩》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肖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