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剧影·梦》—陈梓滨

【第十一周】《剧影·梦》—陈梓滨

2023-12-09    10'58''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40 0

介绍:
编辑员:周迎敏后期员:郑炜塱 BGM:《Romantic―MUSE XHIRO》末尾曲:《童年(广播剧《某某》第二季插曲)》―水禹 失败感是无处不在的,但这是人类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最宝贵的东西。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陈梓滨。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剧影·梦》,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一、简介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邓超、俞白眉联合指导,俞白眉、孟晖编剧,邓超、孙俪等领衔主演的体育题材电影,于2023年1月2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后于2月14日点映,并于2月17日再度大规模上映。 该片讲述了1992年至1995年期间,戴敏佳从国外回来担任主帅决心有一番作为,龚枫、白民和、黄昭、侯卓翔、董帅五名运动员在戴敏佳的带领下,在天津世锦赛绝地反击的故事。二、故事梗概乒乓球,中国国球,在当今世界赛场上无可匹敌,横扫各大奖项,甚至将世界赛打成国家队训练赛。没有人是天生的王者,乒乓球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的中国女乒成绩斐然,风华绝代。而男乒却处于低谷期——中国男乒屡败欧洲劲敌瑞典男团,连续三届世乒赛与男团冠军无缘,跌入谷底。面对外界的重重质疑,以戴敏佳伟为首的新教练班子临危受命,对中国男乒展开全方位改造,目标在1995年天津世锦赛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戴敏佳在新一届国家乒乓男队主教练选拔会上立下豪言壮志:“两年,不需要十年,也不是过渡,我相信我们两年后能夺回斯韦思林杯。”不仅新帅饱受争议,国乒男团新五虎亦被冠以“残兵败将”的称呼——受伤的白民和,眼睛高度近视的龚枫,年龄小的侯卓翔和董帅、年龄偏大的黄昭。在段敏佳悉心的排兵布阵下,一个不被看好的队伍就这样组成了。而等待他们的,则是用两年时间,来实现这个遥不可及的誓言,来击破外界对他们的所有质疑,最终,他们在戴敏佳的带领下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在幕后,片中所有的击球动作都是实拍,没有用特效。于是把摄像机装在一个气泵上,反复调试做到摄影机移动和击球同步,像打子弹在高速运动中抓住动作镜头。那些镜头,一个镜头可能就要拍半天,有半秒的偏差就得重来,反复试一天下来可能就七八个镜头能用。三、评价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聚焦1995年中国乒乓球队从失败的泥泞中艰难走出,戮力同心“让后来者迎接光明”的历史性转折,在具象化呈现运动员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于虚实结合的人物故事中彰显出了“国球”真正的精神底色。 乒乓球,可谓是中国普及性最强的群众体育运动之一,其“国球”的称号当之无愧。即便如此,人们通常只熟知冲锋陷阵的明星乒乓球员,而甚少了解球队里的幕后英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不仅聚焦球员,也把镜头对准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默默无闻的后勤工作者,以及那些为了团队荣誉付出青春却从未有机会参加国际赛事的“无名”运动员。所有队员淡化个人得失,心甘情愿为团队贡献力量,他们深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拨动观众心弦的,除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还有一种体育竞技中特有的“中国式”深情。影片呈现了不少家庭场景,譬如总教练戴敏佳以新居为代价安抚新同事,妻子全力支持其工作,语迟的儿子开口第一句话是爸爸常在球场上喊的“飒”;而在震耳欲聋的赛场上,运动员听见了妻子声嘶力竭的加油声;在电视机前,运动员的家人们提心吊胆地计算着比分,可以说,“国球”荣耀的背后,有着万千家庭的辛勤付出和支撑。 当我们放眼时代,互联网让我们看见茫茫人海中人们不同的精彩人生,心理落差和失败感与我们如影随形,这样的我们就像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乒一样,即使我们不被看好,即使我们满身伤痕,只要我们不放弃,默默努力,总有一天能收获成果。以上就是今天的《剧影·梦》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陈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