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特辑】 星·印记——张纯纯

【寒假特辑】 星·印记——张纯纯

2020-02-24    12'06''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455 2

介绍:
编辑员:陈传杰 后期员:周佳铭 BGM:《叹云兮》—鞠婧祎 末尾曲:《Wonderland》—David Nevue 当快乐来临时,会尽情享受,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也许有那么一个时侯,你忽然会觉得很绝望,觉得全世界都背弃了你,活着就是承担屈辱和痛苦。但拥有正面能量的人,会对生活乐观对自己信任。他们知道生活本来就悲喜交加,所以已经学会坦然面对。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张纯纯,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星·印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画家—张大千。 一、名人简介 张大千,名爱,号大千,四川内江人。自幼随母学画,一九一七年与兄弟张善同赴日本京都,学习绘画及织染工艺。一九一九年返上海,拜李梅庵为师,学习诗文书画。一九二七年始遍游名山大川,曾游黄山数次。一九二九年任第一届全国美展干事,一九三三年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一年。一九四一年间赴敦煌,临摹敦煌壁画。一九四九年到香港。 五零年赴印度展览,侨居大吉岭年余。一九五二年移居阿根廷,五三年居巴西,六九年居美国,至七七年回台湾定居,一九八三年卒,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画家之一。张氏擅长鉴别,富收藏,曾出版《大风堂名迹集》四册。诗文亦精妙。张大千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名号多如牛毛。 二、名人经历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往往与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是不均衡的,民国时代军阀混战多年,民不聊生,经济崩盘,但是却为我们孕育出璀璨的文化。不论是艺术还是学术,都是现在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大师频出,恍若星辰。在民国的书画界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前石涛,后八大,南张北齐。”这里所说的“南张北齐”指的就是张大千和齐白石,这个宛如双生子的书画天才,在民国时期也曾谱写一出动人的乐章。 张大千在近代中国画坛的历史地位,甚至在世界画坛的历史地位,都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甚至光从他那么多名号中都可以看出他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张大千和齐白石一直并称为南张北齐,西方国家甚至称张大千为东方之笔,而徐悲鸿则更加称赞的说他是500年来的第一人。张大千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厨师,张大千曾经说过,我对烹饪的擅长甚至比画艺还要高,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食谱,上面介绍了他所最爱的17道菜。而他的这些拿手菜,味道自然也不会差,不过,即便如此,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张大千在绘画领域的成就。 张大千五岁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了,在18岁留学日本,20岁拜前朝名家为师,在26岁的时候,张大千就举办了个人的第一场画展,他的那些作品直接被销售一空,所以张大千也火了,之后,张大千又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张大千的作品是中国近代画家中可以说最多的了,而且动不动就能拍卖出天价,在1965年,他创作了一幅泼墨画,名叫云山古寺,卖出了1.09亿,桃园图卖出了2.27亿,瑞士雪山图卖出了1.64亿。 三、名人评价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有“五百年来一大千”、“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等美誉,也有很多轶事和风流韵事被传为佳话。大师一生几度变法均获成功,晚年突患眼疾又独创出泼墨泼彩山水,其执着的艺术创新精神,令人十分敬仰。历史学家陈寅恪评价道:“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 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回忆:“在临摹敦煌壁画时,父亲不知花了多少财力、物力,还向银行贷款,听说把一家私人银行都拖垮了。李永翘说。蒙受不白之冤,张大千在后来的《我与敦煌》演讲里,才第一次表白:那三年的敦煌画壁,是自己书生报国的方式。敦煌洞窟里的画,进敦煌时满头青丝,回来时两鬓斑白,那时他才40多岁。” 以上就是今天《星·印记》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张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