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井飞泉》作者:蒋良善

《铁井飞泉》作者:蒋良善

2020-05-06    10'41''

主播: 大极手🍒

86 1

介绍:
铁井飞泉,又名“翻花井”,位于洪岩镇岩前村中。井为圆型铁铸井圈,终年泉水沸涌,水清透澈。据当地百姓反映,早年泉水可喷高1米余,如珍珠飞溅,似玉兰绽放,故名铁井飞泉。铁井圈直径1.27米,高2米,露地面0.7米,圈有一流口(溢水口)流宽0.25米。铁圈铭文记载:“金山乡胡氏铸造,三千金,子孙昌盛,皇万历年十歲菊月。”据铭文记载,该井当建于1583年农历九月,迄今已有435年的历史。由于井壁侧漏,泉流分散,如今泉水已不能高喷,但水面仍高出周围水面盈尺,汩汩清流从溢口泄出,依然令人叹为观止。井水清澈甘甜,几百年来一直为村民饮用之水。人立井边,人影倒映随水波动荡,宛如水墨动画,妙趣横生。        在铁井飞泉的周围,还有不少优美的景观。它左边那座苍翠的山峰,便是峁山,在峁山的腹中,便藏着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洪源仙境,峁山的对面这座山峰,叫独秀峰,后为纪念洪皓,又以他流放地命名,叫松漠峰。峁山与独秀峰之间的这条山谷,叫独秀谷,谷内空气清新,气温宜人。独秀峰顶上的亭子是松漠亭,从独秀谷沿山道翻到背面,则是一片造型奇特的石林。飞泉的背面,是聚洪源仙境中“九天飞瀑”之水形成的忠宣湖,这是以洪皓的谥号命名的,湖的北岸,是为纪念洪皓而修建的洪公祠。        由于铁井飞泉的神奇,自然在民间口头的传说中,就被披上了神奇的外衣,形成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中的年代总是不可考的,所以,尽管铁井飞泉的铭文有着它建造年月的确切记载,但在故事中,就说不清是发生在哪年哪月了。当地老百姓的传说中,那一年的洪岩,其实当时应该还是叫金山乡一带,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旱,旱到了什么程度呢?树叶子全卷成了圆筒,田里的庄稼自然也都是枯焦的,好像太阳再大点,都能自己燃烧起来,人是热得汗水都流不出来了。山上山下的泉眼,全干巴巴地张着,吐不出一滴水,倒像是等着喂水的一张张嘴巴。唯有岩前村中,也就是今天铁井飞泉所在的地方,还有一眼泉水在挣扎往外冒。但这点泉水显然是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的。       故事永远不会让人失望,每当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大家排忧解难,这个人不分性别,不分男女,不分社会地位,但是都会有一颗济世之心。在这个故事里,大家把主人公的位置让给了一个女性,大体男性更偏于勇敢,女性更偏于善良吧。而当这个女性是个寡妇的时候,她的济世之举往往更能博得人们的尊重。这个女性姓什么?可能正如铭文中记载的姓胡,但在传说中,大家叫她洪大嫂,那最大的可能,当然是这个胡氏嫁给了洪家。这个洪大嫂好行善积德,有着一副菩萨给的心肠。她看见大家遭了难,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她想,那股仅剩的泉水要是再往下挖大挖深,修成一口井,那水不就多了吗?道理肯定是没有错的。       于是,她就拿出自己那一点可怜的积蓄,也许内没有铭文中说的三千金吧,请人帮忙,开始顺着泉眼往下挖。刚开始挖的时候,自然是会见成效的,一天两天,泉眼大了,水流也大了,人们当然很高兴,满以为这下该有救了。       可是呢,故事里总是有可是,才会变得很曲折,很动人,这个可是,便是第三天上午,那泉水忽然像被什么堵住了,一点也不冒了。原先涌出来的水都在一刹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连点痕迹也没留下。人们全都傻眼了。       这下,可是说什么的都有了。有的说是洪大嫂的命毒,冲撞了地仙,有的说是洪大嫂得罪了龙王,挖着了龙脉……好心一旦办成了坏事,受到的当然就是指责。这洪大嫂自然也是一肚子委屈和自责,她只想用家里仅剩下一碗水,兑砒霜喝下去,以死来向大家谢罪算了。       真要是这么算了,故事也就不成故事了,好人总是会有好报的,危急关头,门口突然来了一个拐脚的道人。那身的肮脏,那份气色,真让人不敢拢身。漆黑的脸儿,也不知道有多少天没洗,乱草窝一样的头发,也不知道有多少天没梳,嘴唇干裂得冒得出血珠儿,看样子是渴极了。他祈求洪大嫂给他水喝,洪大嫂当然是为难了,给他吧,自己死不成,不给他吧,又不忍心。到底是积德行善的,她还是把那碗水给了道人。道人忙接过水,一仰脖子,一饮而尽,一下子就有了精神。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大家都可能猜得到,接下来的故事将要出现反转了,这个道人不是菩萨,便是神仙,故事中的神仙惯会损毁自己的形象来考验人的同情心的。道人听洪大嫂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那贫道还你一股涌泉吧。       只见他把拐杖往地上一顿,身子往上一纵,就飞上了半空,跟着一个筋斗,头朝下倒载着俯冲下来,手中的拐杖晃了一晃,立刻变得碗口来粗,对着已经干涸的泉眼使劲一捅,随着拐杖的拔起,一股粗大的水柱激**来。紧接着白光一闪,一道铁环从空而降,慢慢由小变大,紧紧地套住了泉眼,那泉水咕噜直冒,水花飞溅,真的像串珍珠,又好像冰凌琼花,玲珑剔透,在太阳照射下,真的是流光溢彩。       原来这道人便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云游路过这里,看见人间遭了难,便赶来搭救。他一眼便看出这眼泉水的股活泉,会到处乱钻,一会儿从这里冒出来,一会儿从那里冒出来,便用铁拐将它捅了出来,并且抛出头上的压发铁箍,将它镇住,让它不再跑了。从此,这眼奇异的活泉便在此地生了根,任凭天怎么干旱,那井中水花常年盛开,永不凋谢。于是,人们便把这口井叫“翻花井”又叫“铁井飞泉”。人们还在后山坡上载上一片李树林,以纪念那位拯救人间危难的仙人铁拐李。       铁井飞泉已于2011年6月17日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事的真假我们当然不必去追求,但故事中传导出的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善有善报的朴实道理,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