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茶话之《朱门》

书斋茶话之《朱门》

2016-12-14    14'50''

主播: 韩师广播-文化组

108 10

介绍:
本期节目由小播鹏高和小编桂真共同完成,欢迎收听~期待留言! 朱门 文/桂真 现在是品茗啖语的闲暇时间,您在做什么呢?是否捧一本书,躺在藤椅上,听着风儿嘻戏的笑声,倦怠的困于梦乡,在回忆的古巷小道上,趿着木屐追逐年少轻狂;又或者,奔跑在日常中,为了未来不知疲惫, 浅言低语的争分夺秒。无论您在做什么,若是感觉疲累的时候,就请停一下脚步,一起来倾听一下书斋茶话,休息一下吧。 我们今天讲的是林语堂的《朱门》。 故事发生在新疆回变的背景下。新疆回变,是指当局不顾回族人民的生活,在扩张经济的过程中过分损害了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致使人民对政府和社会心生不满,另外,一些疆独分子乘机寻隙,引发了暴乱。在此背景下,杜柔安与李飞的忠贞爱情故事诞生于作者的笔下。 好了,接下来,就由我来跟您介绍一下故事吧。 作品有六个部分,首先跟您介绍第一部分——大夫邸。 在学生自发的抗日游街行动中,李飞作为国立《新公报》的西安特派员,在暴乱中对柔安伸出援手,两人朦朦胧胧互生情愫,但碍于身份与地位,不常交往。后来,李飞在好朋友范文博跟蓝如水的帮助下,与名伶遏云联合,吸引了上流阶级的人前来观看戏剧,其中,包括柔安的家族。李飞顺利与柔安会和 ,二人直抒胸臆,恋情进一步发展。 这一部分,并没有正面描写主角二人的恋情发展,而是通过旁人的见证,来强调他们恋情的不容易。然而,作者铺墨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对柔安家族的描写,不论是描绘出杜市长宅邸的宏厚,市长小妾春梅与太太的服饰,虽不尽然繁花艳丽,但总归有所渊源。杜家的祖辈积下的福荫与威严,最好的体现是杜家宅邸门前的石狮子,仿佛那两只石狮子是杜家历代以来荣盛兴衰的见证者。 当然,第一部分出场的人物,更多的是与柔安有关系的,不论是自私自利的市长叔叔和西洋化的堂哥,还是聪明有主见的姨太太春梅以及有苦难言的堂嫂。都与后文的情节发展息息相关。作者塑造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脉络相扣。似乎每一个人物的登场都有理由,并没有浪费人物角色的感觉。还有,使柔安与李飞的串联起来的“关节”应该就是唱曲的名伶遏云了。说来倒也是作者早有打算,遏云的谐音为噩运,她的结局早已注定悲惨,这个后面有提及,不过作者的这个铺垫却埋得不深,因为故事很快就揭露出遏云的不幸了。 我们来继续看第二部分——满洲客。 在遏云名声大噪之后,认了范文博做干爹。有了这一层的庇护,促使遏云逃过劫难。当时,满洲的将军到了西安,在一群声色犬马、贪生享乐的所谓上流人士的鼓动下,遏云被带到好声色的将军面前表演,然而,这种人对遏云的不尊重,促使遏云爆发,被囚。之后,虽然遏云在范文博的计划下被救,但是范文博的手下错手杀死一个满洲士兵,遏云也不得不在柔安等人的帮助下,逃离了西安。 我读这一部分,觉得很是气愤。作者在写满洲将军时,涉及到高官之间的肮脏交易,不论是为了名利纵容自己的妻子去勾引行为放荡的将军,还是这一群自以为是的高官太太对于遏云的辱骂。这一切繁华的糜乱,却更是凸显了遏云的清高。这种对比,是这个部分最鲜明的特征。高官之间的腌臜混乱,百姓之间的清贫困苦,被揭露得淋漓尽致。遏云作为百姓形象的代表人物,在这一场危难中,被作者用守卫清高的绳索束缚住,同时也束缚了遏云对蓝如水的情感。在这一部分中,又不得不提及一个角色,杨主席。这个毫无主见的软骨头在自己凶蛮的妻子怂恿下,成为导致柔安与李飞分离的原因。 文章就这样子拉开了第三个序幕——三岔驿别庄。 李飞在报社编辑的授予下,把遏云被满洲将军欺侮逃离西安一事,还有西安茶馆受到影响的事进行报道。虽然隐去相关人物的名字,但是由于杨主席夫人的一句话,报社编辑被杀,李飞不得不逃离。李飞与柔安相约三岔驿再见,二人征得柔安父亲的同意订婚。然后,故事转到别庄下回族人与杜市长的矛盾了。 虽说故事跳转的有点快,但是,这一部分更多的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氛围。不论是描写主角二人情深意切的分离,还是描写回族人居住环境的变化,文中透露出的都是一种畅快。既是回族人因大闸被拆,河水滋润了土地的欢悦,又是柔安与李飞恋情被认同的欣喜。虽然如此,三岔驿别庄作为整个《朱门》的重要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进入第四部分——玉叶蒙尘。 柔安本来指望父亲宣布自己与李飞恋情的婚讯,但是由于父亲的猝死加上自己的怀孕,她陷入了困境,最后,她主动搬出杜家,在范文博与春梅帮助下,到兰州与遏云他们会合。当时,遏云由于自己的原因,对蓝如水的感情置之不理。但在范文博的刺激下,承认了对蓝如水的感情。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美好发展,但是警察由于西安遏云一事,逮捕了遏云。而遏云为了保护蓝如水等人,投湖自尽。 这一部分开头让读者在为遏云的改变而不自觉露出温暖微笑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把众人以为的和平被生生撕裂,使读者越读越是惋惜。虽然在文章结构上有一种因果呼应的作用,但是,我仍是不喜欢这种安排,尽管它揭示了当时动乱背景下小城百姓的悲惨命运,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会珍惜我所喜爱的人物,不忍心就这般让她香消玉殒。唉! 然而长吁短叹也挽回不来遏云的命运,我们看第五部分——兰州。 遏云的事情发生之后,柔安与他们分离,另外搬到一间房子居住。当时李飞到新疆做特派员,却因为战乱被囚,生死未卜。柔安为了李飞,挺着大肚子在寒冷的冬天里跑去做家教挣钱,还经常跑到机场去探询李飞的消息,在她的努力下,一名飞行员备受感动,帮助了她,带回了李飞的消息。 当然,此篇幅描写的都是柔安为了李飞而辛苦奔波的场景,让人读了之后,不禁为柔安的坚强而佩服,但是,我觉得文中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不论是柔安做家教的主人的体贴,还是飞行员和范文博的帮助,都从正面上凸显了一种温暖关怀,间接成为支持柔安的力量。另外,柔安也在范文博的协助下,得到李飞家人的谅解与感激。 而文章接下来,就顺其自然到了结尾——归来。 李飞在飞行员还有一些回族将领的帮助下,从新疆到吐鲁番的鄯(shan)善,安全回到了西安,与柔安一家人团聚。当时,春梅本着劝阻杜市长的目的跟随他到了三岔驿别庄,但是杜市长由于自私自利,最终在回人的暴乱中自取灭亡。而春梅在范文博的帮助下,与柔安一起继承了杜家的财产,和平解决了三岔驿的事件。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作者却以范文博向春梅求婚为结尾,引人遐思,使读者对于故事的发展寄予美好的期待。整个故事读来,由最开始的平淡到曲折再到安定,给我一种舒服愉悦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了情感的忠贞,女性的伟大。也许在当时新疆回变这一特殊背景下,作者用虚构人物来描写真实史实,另有一番风味。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一种期待。无论是对生活安定美满的期待,还是对社会民族和平发展的期待,只有我们付诸行动了,才能让结果变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