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之《文房四宝》

文化漫步之《文房四宝》

2016-12-29    12'51''

主播: 韩师广播-文化组

239 7

介绍:
文房四宝 文/桂真 嗨,大家好,我是瑾瑶。 处于一个高速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我们平常接触得更多的是机器。不论是电脑,还是教学的多媒体,我们遵循着某种要求,使用这些机器工作,学习。渐渐地,我忘记了有多久没有触碰过纸张的感觉了。记得小时候很是珍惜文具,特别是精美的笔记本跟文具盒。想了想,如今,在电脑上打的字很轻松,书写出来却比较困难了。我还是希望人们能够重视一下文具的重要性。接下来,咱们来追溯一下文房四宝吧! 文房四宝,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包括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wù)源龙尾砚。而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歙砚和洮(táo)砚。宣城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都闻名于国内。 咱们先从文房‘三宝’说起: 笔、墨、纸、砚,并不是从使用之日起,就以「文房四宝」命名的。 笔与墨的历史,远在3000年前,正规砚的出现与纸的使用,从西汉算起也有两千多年。唐代以前,许多文学家、书画家都曾以诗文,分别对笔、墨、纸、砚评说和赞颂。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擅长诗词、书画,酷爱‘澄心堂纸’。五代时,开始将「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称为「新安三宝」,主要是从产地归类。到了宋代,苏易简着《文房四谱》,第一次将纸、笔、墨、砚从文房用具角度做专门研究,自始便有「文房四宝谱」的说法;北宋诗人梅尧臣有「文房四宝出二郡,生来赏爱君与予」句,「文房四宝」的称呼,遂流传至今。  当今四宝中的最佳品则以湖笔、端砚、徽墨及宣纸居之。  「文房」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意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地」(相当于国家数据库)。唐代时亦作为文人读书、绘画的地方,但它还有典藏、陈设、鉴赏、文友聚会的功能,与一般定义的书房不同。  古代文房必备纸、笔、墨、砚,室内典藏文物古玩,博古架自不可少;文友相聚所需琴、棋、书、画更不能缺。文房追求笔墨用具精良,重视氛围清新、别致,富有儒雅的文人气息。  (一)笔 笔为书写文字或绘画之物,起源极早,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平字。甲骨上亦有未刻之红色及黑色文字,笔画有粗细圆锐,显为尖锐而有弹性的毛刷(笔)所写。 毛笔,由笔管和笔头组成。笔管有竹、木、瓷、牙、漆、珐琅、玳瑁、骨等材料制成,以竹管最多,其形状多圆柱形,亦有菱形、锥形等,有图案装饰。笔头多用兽毛、家禽毛甚至人发等制成,以狼(黄鼠狼)毫、羊毫或兼毫(狼毫和羊毫的结合)最多。 (二)墨 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在描绘彩陶纹饰所使用的黑色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分为石墨、松烟墨和油烟墨等,以植物性物质、灯黑和烟及胶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制成。其中石墨出现较早,而以松树烧烟者为松烟墨,以桐油烧烟者为油烟墨。其形状有长方形、圆柱形和肖形等。有时墨身表面还饰以各装饰图案和烫金银文字等,以增加其美感 。 (三)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约出现于西汉,史书记载蔡伦是其发明者。书画艺术所用纸张以安徽宣城所产最佳,其纸韧洁、光亮、白净,不变色,人称宣纸,有生、熟之分 。今日存世文人所用古纸,当为西晋陆机之平复帖。南北朝纸,可自当时之写经见之,纸质极佳。唐纸制作亦极精细,其实物亦可于传世诸种法书中见之 。 而宝纸,又以明清时期所制者最为讲究,如用作书写、装帧、印刷的「笺纸」,是由宣纸加工而成的工艺美纸,品种多样。唯瓷青纸更与别不同,其加工特殊,后世不能完全仿制,可谓稀珍。 (四)砚 砚,用来研墨的器具。多为石质,亦有陶泥质,以石质为最多。砚的形制多变,主要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及取各种动物形貌所制的仿生砚等,有时在砚身上刻以各式装饰纹样。砚以质细、光滑、发墨细匀为上,名砚有端、歙(shè)之分。安阳殷墟中曾发现有石制圆形器,其中微凹,留有朱色,被认为是蘸色的用具。后来推想濡蘸黑色,便可以使用,这应该是砚的雏形了。后代的砚,用以磨墨,将墨磨成块锭状,才开始使用。古砚最早,发现于朝鲜乐浪古墓申,时代当在汉初,为粘板岩所制。陶瓷瓦质之砚早期与石砚并行,至于唐代,歙石(安徽婺源)与端石(广东高要)渐受重视,南唐时李后主专设砚务官采取产自歙县的龙尾石。自后端、歙所产的砚,最被世家看重。因其产处、石质、纹路、颜色,有名称多种。端石产处有:山坑、水坑、正洞、大小西洞等。石质有青色、紫色、青花、胭脂、火捺、鱼脑、蕉白、鸲鹆眼、衣纹、翠斑等。 其实啊,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了笔墨纸砚这种主要文具之外,还有一些配套的其他器具。比如,笔掭(tiàn),臂搁,诗筒,笔架,笔筒,笔洗,墨床,印章等。在这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听众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或者到图书馆翻阅书籍。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本期节目到此结束。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次不见不散。